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上黑龍江省企業精彩亮相
2002-09-06 14:48: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沈陽9月5日電 在沈陽召開的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黑龍江省37戶精彩亮相,這些企業在展示自己的同時,也暴露出一個問題————裝備企業需裝備自己。
        
            熱熱鬧鬧『制博會』

    這是一個大氣磅礡的博覽會。8月30日至9月5日,沈陽國際會展中心,國內外裝備企業400餘家閃亮登場,其頂尖極產品也紛紛登臺亮相。一時間,沈陽國際會展中心變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產品類別豐富的『裝備部』。
   
  走進黑龍江省的室內展廳,展廳上方一個巨大的『龍』字引人矚目。哈電站集團、一重集團等37戶企業亮出了自己的『絕活兒』,機械加工、電力工程等設備令參觀者駐足觀看。哈東安集團自主設計的燃氣輪機發電機組模型,因『參加』過上海APEC會議,作為備用電源,而倍受青睞。
   
  室外展區,哈飛汽車,四海數控機床,哈拖的拖拉機,也都在烈日下接受人們目光的洗禮。不時有人開上哈飛汽車兜一圈兒,四海數控機床的宣傳單更是發『飛』了。   
   
  室內外280平方米的參展場地過於狹窄,但它卻濃縮了黑龍江省裝備企業的風采。據了解,『九五』期間;哈電站集團生產的30萬千瓦、60萬千瓦亞臨界發電機組,一重集團生產的熱壁加氫反應器、連鑄連軋設備等產品,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目前,黑龍江省已累計為國家生產了發電設備6700萬千瓦,佔全國裝機總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鐵路貨車23萬輛,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國產大型水上、水下艦艇90%以上的主動力裝置,提供了近百萬噸的重型機械產品。   
            
                冷冷靜靜看自己
   
  『制博會』揭示一個明顯趨勢——裝備企業正在向大集團化方向發展,傳統技術、傳統裝備正在與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牽手』,產品也在向大成套設備、大配套生產能力的裝備上發展。
   
  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經理胡佳和說,黑龍江省老國有企業只有用高科技手段帶動纔能發展起來。
   
  哈爾濱東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湯天罡說,黑龍江省的展品突出基礎性,高科技含量的產品相對較少,在某些方面,企業的制造水平並不差,但在開拓市場,推銷自己方面還欠火候。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項目經理易德頌表示,黑龍江省的企業在設備、技術上佔有一定優勢,但在生產管理上尚顯不足,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的陰影。近年來,雖然企業開始重視市場開拓,但仍顯力不從心。   
   
  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黑龍江省的裝備企業大都是『一五』時期開發、建設的,老企業多,面臨的改造任務重;另一方面,由於企業負擔重,效益不佳,缺乏自我改造能力,企業發展亟需『助推器』。
          
             明明白白尋出路
   
  黑龍江省經貿委投資與規劃處處長陳傑表示,對於裝備企業來說,目前亟需加快改革;改組、改造步伐,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要迅速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裝備的制造能力。企業在開拓國際國內市場過程中,要打破傳統計劃經濟模式,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使企業真正成為具有自我改造、自我發展能力的經濟實體。
   
  有關部門也要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企業籌集資金,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提高企業的裝備制造能力和技術水平。『扶上馬,送一程』,企業會另有一番天地。
   
  據了解,黑龍江省政府去年制訂了重點裝備企業『十五』發展計劃,哈電站集團、一重集團等16戶企業被確定為黑龍江省重點發展的裝備企業,並決定『十五』期間每年投入1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支持這些企業的技術改造。從去年執行的情況看,已收到明顯效果。哈軸的鐵路提速軸承改造項目、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的數控銑鏜床的制造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不難看出,裝備工業只有在不斷裝備自我的過程中,纔能生機盎然。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