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9日電一提起再生樹脂復合材料檢查井蓋、水箅項目,擁有技術專利的黑龍江東府塑料實業有限公司的徐振海董事長便眉頭緊鎖:『產品投放市場5年,累計在全國47個城市銷售54.6萬套,黑龍江省內卻只佔10%。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由於環保、降低造價等原因,黑龍江省建設廳、省環保局、省科技廳三家曾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從2002年1月1日起,新建和改造項目的檢查井蓋、水箅,一律不得使用鑄鐵井蓋、水箅,推薦使用復合材料檢查井蓋、水箅。然而,除齊齊哈爾地區以外,至今黑龍江省其他地區仍是空白。』
各類檢查井蓋、水箅是市政建設不可或缺的設施,國內外一直沿用鑄鐵材料。據建設部統計,『十五』期間每年需各類檢查井蓋350萬套、水箅250萬套,年佔用鑄鐵40 60萬噸。特別是鑄鐵井蓋、水箅大量丟失,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同時,鑄鐵制品生產污染嚴重,浪費資源,成本高,易腐蝕、易翻轉、易震動。
黑龍江東府塑料實業有限公司,是我國惟一一家以煤粉灰規模填充廢舊塑料形成的再生樹脂復合材料生產檢查井蓋、水箅的企業,這一項目年可利用廢塑料120萬噸,利用粉煤灰120萬噸,為實現我國廢舊再生塑料回收的綠色循環開闢了一條新路。
專家給產品以很高評價,說該產品的誕生,標志著樹脂復合材料在我國開始得到了規模應用,開創了利用『黑白』兩種廢棄物形成新興產業的先例,是傳統材料的一次革命。
該項目原材料易得,價格便宜,達到設計規模後,在國內每年可降低工程造價20億元以上。專家預測,從此產品性能優勢和價格優勢看,產品經濟壽命期約為30年以上。在30年時間內預計最低可節約黑色金屬資源3000萬噸,可節約水、樹脂等非金屬資源2000萬噸,粉煤灰的利用可節省2000萬平方米土地。就是這樣一個利國利民的項目,進入市場5年,黑龍江省內銷售僅佔10%。
一個既有市場,又有前途的產品,就這麼被產品發源地拒之門外,黑龍江省科技開發交流中心孫登高主任感慨:『一個省政府科技成果推廣計劃項目,推廣了這麼多年,省外訂單頻頻,省內卻視而不見,實在可惜。下一步黑龍江省科技廳還將加大推廣力度,一定把黑龍江省的科研成果留下,使其在黑龍江省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