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3日電 面試求職父母得在旁邊跟著,薪水不高、待遇不好的免談,工作全憑自己心情,稍不如意就炒老板魷魚——某些獨生子女就業時顯露出的『個性』令用人單位、人纔中介機構感到頗為頭疼。
哈爾濱人纔市場處長趙樹智說,目前,1975年以後出生的獨生子女大批湧向社會,他所在的人纔市場每周都要接待四千餘名求職者,其中獨生子女佔了60%以上。可這些求職者找工作有時甚至比三十五六歲的中青年人還要難,表現出的共性大有形成獨生子女就業綜合癥的苗頭。
據了解,哈爾濱人纔市場最常見的一幕就是高過父母一頭的孩子,在父母的簇擁下與用人單位談判。每一次人纔大集都會出現幾十個這樣的孩子。如此求職能力自然難讓用人單位信任,成功率幾乎為零。可是,某些孩子的眼界都很高,求職意願上填的多是經理助理、高級文秘、部門經理等白領職位,拒絕從基層一步步做起。不少孩子雖然找到了還算滿意的工作,但表現卻不佳,遲到早退,與同事關系不睦,聽不進一絲半點批評,稍不如意卷鋪蓋就走。他們最不怕的就是『失業』,呆在家裡照樣有父母提供財政支柱。
社會學人士就此指出,今後獨生子女將是職場的主流,其身上驕嬌二氣、眼高手低、我行我素等特點將是未來人纔市場用工雙方的主要矛盾,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加強對獨生子女的教育,用工單位也應該針對這類人群制定獨特的富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既能束縛其缺點,又能發揮他們的長處。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