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27日電 26日上午,隨著最後一臺重型壓道機駛離馬端街,備受市民關注的830米長的馬端街土路改造工程全線竣工。至此,由南崗區政府今年立項的12條土路改造建設工程,全部通過驗收,在國慶節到來之前,哈爾濱5000戶居民告別了黃土道。 南崗區歷史遺留的土道較多,經過逐年改造,今年還剩下宣河街、七政街、八元街、馬端街等12條街道。居住在這些街路上的居民,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今年,南崗區政府為徹底解決居民走路難問題,籌措資金2600多萬元,將12條土道全部列入今年改造計劃,並高標准規劃、高質量建設,將路燈照明、地下排水、配套綠化、景觀造型與道路改造同步推進。馬端街是南崗區今年改造的12條土道中居住人口最多、道路最長、路況最差的一條。過去這條九曲十八彎的小胡同只有3米寬,因無排水設施,有雨就成河,無雨穿水靴,被居民稱為有電沒有燈、有路不跑車、抬頭不見樹、低頭不見草的『醬缸』道。 今年7月份,南崗區對馬端街實施綜合改造,在地下鋪設了10年不需開挖的排水管網和供電線網,取直並闢建出一條15米寬的雙向4車道的二級公路,在車行道兩側各建一條4至8米寬的人行道,新建公共綠地4000平方米,安裝節能光源路燈56盞,在人行道休閑區內采用仿真木建大樹造景14處,建千米綠化景園一處。經過400名建設者66天晝夜施工,今天全線通車,居住在這條街上的居民首次將車開到家門口。
|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