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11日電近日,環保部門在對垃圾場進行檢查時發現,一些廢舊家電正被人們當垃圾一樣遺棄,而這些電子垃圾如廢舊電視、電腦、手機等已成為新的有害污染源。
有資料表明,目前我國廢舊家電產品僅電視、電腦、冰箱、洗衣機、手機等數量便達數十億件。不僅量大,而且危害嚴重。比如電視機的顯像管含有易爆性廢物;制造一臺電腦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50%對人體有害。更大的隱患是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關於電子垃圾如何回收、處理的法規,也沒有一個部門對此負責。
在哈市,每天都有上百名回收舊家電的小販走街串巷。他們將收來的家電再賣列城鄉接合部的家電維修點。這些電子垃圾一般有兩個出路:能用的,改頭換面,再賣到農村。不能用的,把玻璃、塑料等能賣錢的賣了,其餘的當垃圾扔掉。這些包括大量有害物質的東西最終會被當作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燒。
還有一些廢家電被小販賣到了拆解作妨。拆解作坊的農民將舊家電扔入硫酸池,硫酸把其他成分腐蝕掉而留下貴金屬,而酸液等大量有害物質也源源不斷被排入河流、滲入地下。
哈市的環保專家指出,應出臺相應法規,明確禁止將電子垃圾白接填埋或焚燒。其次,要盡快明確誰來負責、誰來承擔義務。如確立制造商責任制,明確制造商有義務對廢舊電子產品回收再處理;明確零售商有回收舊電子產品並交給制造商的義務,消費者有將舊電子產品交給零售商、作價回收的義務等。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