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20日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哈爾濱市分公司是進入大連機動車貸款保證保險市場最早的一家保險公司,從1999年初開始至今,這家保險公司的機動車貸款保證保險業務一直佔據著哈爾濱機動車貸款保險市場的大多數份額,2002年達到了90%。然而,新增的市場份額給這家公司帶來的不僅僅是新增的業務利潤,很多意料不到的人工、成本的付出,讓他們嘗到了一個市場先行者的辛酸苦辣。
來自保險公司的『苦衷』
提起位於開發區的某酒店,人保哈爾濱分公司車險處的業務員們都很熟悉,因為它是令他們最頭疼的一個保戶。這家酒店在一年以前就辦理了貸款買車的手續,由人保公司投保。可是車到手以後,這家酒店卻無任何理由地不向銀行支付貸款。無論銀行和保險公司怎樣催繳都沒有結果。按照合同規定,保險公司只能向銀行支付這筆貸款,無奈之下,保險公司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在執行過程中法院遇到了重重的阻力,至今仍然無法執行,酒店仍正常營業。
據人保哈市分公司車險處負責人介紹,到目前為止,這家公司共為13000臺貸款車輛辦理了機動車貸款保證保險,雖然公司吸取了開辦此項業務初期因不熟悉業務而造成損失的教訓,謹慎辦理,但仍出現了一定數量的不還貸現象。如果不及時追討,將成為一筆筆不良貸款。按照協議,這些風險將由銀行和保險公司共同承擔,並且由保險公司承擔的部分將佔主要部分。為此,銀行和保險公司方面專門抽調力量進行專門的還款維護工作。這項工作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專門為貸款人還款提供諮詢及幫助,而是專門為催款而來。很多業務員在努力拓展業務的同時,他們還奔波於客戶與公司之間,打電話、上門催款,即使這樣,目前還有近百臺車輛不還或延遲還貸款。
為此,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這一狀況在保險行業具有普遍性,下一步將意味著保險公司將退出這一市場。如果保險公司退出這一市場的話,這一市場將面臨停擺的可能,由此遭受損失的將不僅是銀行、車商、汽車制造商,最大的受害者還將是廣大消費者。
是何原因導致消費者『失信』?
人保哈爾濱分公司車險處的負責人曾對本公司的汽車貸款保證保險違約客戶群作過一次分析,結果表明,大致可以分為4種情況:第一,保戶的還款意識差,由於工作忙、外出等原因許多保戶經常忘記去銀行支付貸款,由此而發生的拖欠現象非常普遍。當然,這裡也有一部分銀行方面的責任,由於銀行僵化的服務體制,使用戶在還款過程中有著很多不便之處;第二,由於家庭關系發生變化所引起的還貸糾紛。這類情況多發生在離婚案件中,由於法院在分割雙方財產時漏掉了貸款購車的項目,使還貸主體的歸屬不明確而發生的糾紛;第三點就是惡意不還款。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家酒店,有還款能力卻不主動還款,而且還阻撓法院執行;第四種就是很多用於營運的車輛。很多人在不經慎重考察就盲目貸款購車從事營運,尤其是工程,如在工程結束後沒有生意,就失去了還款的能力。可見,發生在我市的汽車貸款風險絕大多數原因還是由於信用缺失引起的。
媒體可否公布欠貸人姓名
只有催要是不解決問題的。目前,人保哈爾濱市分公司已准備好人力、財力,打算近期對一些長期欠貸者訴諸法律,對其中一些惡意逃貸者將以詐騙嫌疑向公安、檢察部門揭發、檢舉。有人曾經建議效仿違章汽車曝光的手法,金融單位運用輿論的監督作用,在一些新聞媒體上,公布所有欠還貸款者的姓名、車牌號、欠款額、所在單位和家庭住址。但保險公司表示不會輕易采取這種辦法,因為很多拖欠貸款的用戶在經過多方工作下是能夠還貸的,而且,這種做法是否有法律依據,業內人士正在探討。
就此,記者請教了我省的一位法律專家,他認為,對於隱私如何界定,目前尚無一個被我國法律所承認的定義。隱私在現代英語的文義中有隱居、獨處、秘密、私下等多種解釋,在漢語中則指不願告人或不願公開的事。在民法學者的研究中,構成隱私有兩個要件:一為『私』,即純粹是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完全無關的事情;二為『隱』,即當事人不願這種個人私事為他人知悉,被他人乾涉或侵犯。因此,律師認為,隱私乃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無關的,當事人不願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當事人不願他人乾涉或他人不便乾涉的個人私事和當事人不願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個人領域。
那麼,貸款者逾期繳納貸款的行為是不是隱私包含的內容呢?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隱私僅指純粹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完全無關的事情。對於為購買汽車或房屋而向銀行貸款的消費者來說,其既是消費合同的購買者,又是貸款合同的履行者,其償付債務的能力及履約態度關系到多個合同的多方當事人的利益,並不是無關社會的不能被公眾知悉的個人信息。事實上,貸款者的履約態度是一種信用,它是民事主體所具有的經濟能力在社會上獲得的相應的信賴與評價,是應向社會公示的。貸款者只有通過自身努力,增強經濟能力,加強誠信履約,纔能使自己的信用提昇,獲得良好的社會經濟形象。反之,就會喪失或降低自己的信用。所以,這種行為不能作為隱私的內容。既然不是隱私,當然也就不受有關隱私權規定的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