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佳木斯三十九戶農民遭遇假稻種
2002-10-22 07:31:0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佳木斯10月22日電進入9月末,稻子成熟了,農民們忙著收割、脫谷,看著白花花的大米,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然而居住在佳木斯市郊區平安鄉群利、群英兩村的39戶村民眼望著稻子抽穗不灌漿(沒稻粒),他們急在臉上,愁在心裡。

    日前,記者接到了群利、群英兩村村民代表林成文的電話。當日上午11點,記者幾經轉車來到郊區平安鄉群利村,30餘位村民齊刷刷等候在村口。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進入稻田,一望無際的稻田一片金黃,黃澄澄的稻穗格外惹人喜愛。村民隨意割下一把稻穗,記者看到稻穗裡無稻粒。

    據村民代表林成文說,今年3月份,群利村村民姜福祥和樺川縣創業鄉中山村村民劉玉亮在群利、群英兩村賣稻種(龍育98—195品種)。姜福祥挨家挨戶宣傳,說這是新品種,產量高、米質好、口感好,市場銷售價格高,還拿著磨好的大米給村民看,同時還帶來該產品的說明書。於是村民們相信了,先後有39戶村民購買了1850公斤稻種,插種面積達450畝。進入三伏後,別人家的稻穗已全部灌漿,而這450畝稻子卻遲遲不灌漿。村民找到姜福祥,姜讓等等看,可到目前為止,稻穗仍是空的。記者在現場看到,其他村民田裡的稻穗沈甸甸的,將秧苗都壓彎了腰。

    據村民介紹,該村家家種稻田,共24個品種,其他23個品種都豐收了,惟獨這39戶村民種的『龍育98—195』稻穗不灌漿,39戶村民懷疑他們購買的稻種出了問題。

    9月上旬,他們將此事反映到佳木斯市郊區農委,農業專家組成鑒定組,分別於9月6日、9月19日對39戶農民種的稻田進行了抽查、檢驗。經鑒定:?『龍育98—195』屬品系,根據《種子法》有關規定,不應將該品系經營推廣;?『龍育98—195』品系屬12片葉的中熟品系,在栽培技術措施上應采用促早熟措施。恰逢佳市今年遭受低溫冷害,致使該品系空秕率達73%。

    農民拿著鑒定書到佳木斯市郊區消協。消協負責人張紹武調查得知:該產品是劉玉亮2000年從水稻研究所買的,2001年春天進行耕種,秋天收割後,2002年他將稻子賣給群利、群英兩村村民,即商品糧當種子賣,嚴重地違反了《種子法》及《消法》第49條規定,屬欺詐行為。

    村民對記者說:『農民以種地為主,眼下顆粒不收,我們今冬吃糧成了問題,明年春耕更是個問題。』眼下39戶村民都不想收割,因為所收的稻粒還不夠收割費、脫谷費。近日,佳市郊區消協對此正式立案。·鄭春陽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