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哈爾濱女大學生義工方康1個月內13次見證死亡
2002-11-06 15:02:0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1月6日電方康,女,23歲,大學四年級學生,作為寧養院的第一批學生義工,在過去的13個月裡,她共為32名垂危病人送去『臨終關懷』,並親眼目送其中的13位平靜地離去!面對病痛,面對死亡,她用心靈和眼睛為我們記錄了一個個難忘的鏡頭……

    10歲女孩在21個布娃娃中死去。———多一分幸福,就多一分安詳。

    2001年10月9日,聽說省腫瘤醫院來招大學生義工,我懷著好奇心報了名。第一次出發,我們去道裡區看望一個叫瑞揚的10歲病危女孩。

    給孩子送藥,這是我對自己這次行動的理解。當然了,簡單地處理病情,對於我這個醫科大學的學生來講不在話下。路上,醫生不斷地囑咐:『孩子的生命最多維持半年,我們為她減輕疼痛的同時,更主要的是為她送去歡樂!』我能為她做點什麼呢?唱歌吧,小時候我牙疼時就愛聽歌。於是,我開始在所學不多的曲目中挖空心思地搜索起來。

    20分鍾後,走進小瑞揚家的一瞬間,我的嗓子卻像被硬物塞住一樣哽咽了:屋裡一片淒涼,在一鋪滿破棉絮的炕上,10歲的小瑞揚痛苦地趴在炕頭,肛門周圍惡化的癌細胞帶給她撕心裂肺般的痛楚:『媽,給我吃片藥吧!』

    淚水和汗水混在一起,順著臉頰滑落。吃過我們送來的止痛藥後,她恢復了平靜,抬頭看我時,眼裡充滿了感激。接下來的日子,我開始不斷地抽出時間去看望小瑞揚,給她送藥、擦拭、唱歌。她的臉上,也一天天有了笑容。一天,她突然告訴我埋藏在心底的小秘密:『大姐姐,要是能有個布娃娃陪我,我就不疼了!』這就是一個生命垂危的小女孩惟一的希望嗎?我流淚了,淚水是轉過身溢出來的。回到學校後,我拿出了一個星期的伙食費去了商場,還到各個寢室找布娃娃,大的、小的……整整21個!我暗自祈禱:布娃娃一定能給小瑞揚帶來好運。一個月後,當我親手做了一個布娃娃准備再次送給小瑞揚時,噩耗卻傳來了……

    沒想到第一次義工經歷,竟是一種殘酷的體驗。然而,當女孩親娃娃的動作在我頭腦中反復出現時,我終於從殘忍中體會出,歡樂是他們此刻的最愛。

    張軍臨終前,努力地伸出了4根手指!———小小止痛藥,作用已超出其藥理范疇。

    在寧養院的取藥處,醫生們一直被這樣一名老人震撼著。

    老人今年74歲,兒子張軍今年8月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妻子寸步不離地守著,取藥的事兒只能由老人來完成。從家到醫院十幾裡的路,他從來不坐車,都是走著來,老人告訴我說,這樣就可以省下兩元錢。

    10月18日,兒子還是走了,走時沒有一絲痛楚。送走了兒子,老人家最後一次來到寧養院,一只手緊緊地拉住我的手,而另一只手裡卻握著兒子留下的4片止痛藥!擦拭眼角淚水的同時,他顫抖著雙手不住地道謝。老人的兒子剛發病時,一聲聲撕心裂肺地呼喊,嚇得8歲的小孫女兒放學時都不敢進屋,她常常怯生生地躲在門後,想爸爸,又不敢看他。老人說,是寧養院送的止痛藥,一次次讓被病魔吞噬的兒子恢復平靜,也讓小孫女回到爸爸身邊。這種名為『美施康定』的進口藥片,只有黃豆粒兒大小,價格卻非常昂貴———每片10元!貧困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而這種藥全部由寧養院無償提供。兒子臨走時,不能說一句話,卻努力地伸出了4根手指,目光投向醫院的方向。老人明白了,兒子要把這4片藥留給正在飽受煎熬的病人。

    此時此刻,我真正地明白了,緩解病痛對每一位晚期癌癥患者的重要,更深切地意識到,這小小的藥丸,在患者及家屬心中的分量。它,給了患者生命的尊嚴!

    流血流膿的瘤體,衣服上令人作嘔的污跡,讓文文痛苦不堪。———清潔與體面,對一些癌癥患者來說,有時幾乎是奢望。

    在呼蘭縣,得了巨型成骨肉瘤的16歲小女孩文文,同樣牽動著我的心。

    由於家裡窮,她15歲來到哈爾濱打工,在一次事故中臂骨骨折,使裡面潛伏的癌細胞擴散,長成和籃球一樣大小的肉瘤,將肩膀和頭部一同牽拉得很低很低。生病前,在鄰居眼裡,文文不但長得漂亮可人,而且穿戴極為得體、整潔。可如今,衣服整日被不斷流出的血和膿弄得污穢不堪,美,早已蕩然無存!屬於文文的日子,恐怕只有一個月,短暫的日子裡,難道就讓她帶著遺憾離開?於是,為她清潔創面成了我主要的工作。我用藥棉不住地為她擦拭,偶爾還要給她接幾口痰。臨走時,我還留下大量的藥棉,把培訓時學到的清潔創面的正確方法教給她的父母。為了她能有一個美麗的坐姿,我們費盡了心機,最後用毛毯將瘤體輕輕圍住,底下用枕頭托穩,外人看上去,文文很自然地坐在那裡,沒有一點窘相。我還用相機為他們全家照了一張全家福,一家人緊緊地圍在她的身邊,文文的臉上,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當我來到肺癌晚期的趙先生家時,他也在承受同樣的折磨。由於不會用導尿管,尿液經常流了一床,屋子冷,好幾天纔能乾,趙先生的背後生滿了褥瘡。走進屋子裡時,腥臊味非常難聞,他的妻子見我進來,滿臉通紅。我自然的表情打消了她的顧慮,在我的幫助下,她終於學會了導尿管的正確使用方法。成功時,我笑了,他們也笑了……

    『你的臉不可怕,見見女兒吧。』———他在親人面前終於獲得最後的尊嚴。

    2002年2月22日,天空中飄著雪花。明水縣的劉先生在與死神做著掙紮時,我們的醫護車帶著30多片鎮痛藥『美施康定』駛進了他的家。

    到明水縣見到劉先生時,我被嚇了一大跳。在我所見過病危人的臉中,他的這張臉最為恐怖:晚期的肝癌,面部的黃疸讓整張臉脫了相———浮腫、變形,一雙眼睛發出人垂死時嚇人的光。為了讓他開心,我有意提起了他的女兒,不想,劉先生卻固執地說:『我不想讓她看到我猙獰的臉。』然而從他的眼中,我分明看到了他對女兒的想念。

    聽鄰居說,住在幾百米之外的小女孩已經半年多沒見到爸爸了。於是讓他能體面而尊嚴地出現在女兒面前,成了我送藥以外的責任。一天,用過藥的劉先生暫時沒有了病痛,梳洗過後,劉先生也有了些精神,特別是聽過我講的幾個笑話,劉先生竟露出了久違的笑臉。趁機,我隨手拿起了一個小鏡子:『看,您並不可怕,見見您的女兒吧!』終於,劉先生點頭了……

    不久,劉先生安詳地走了。又過了不久,我收到了小女孩的一封信:『我和爸爸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天,其實爸爸的臉並不可怕……』

    13個月的義工經歷,在一次次地親歷病痛、死亡後,我深切地感受到臨終關懷不僅是單純的醫療護理,而是一項社會工作,體面地活著,尊嚴地離去,保留他們在親人心中的形象……所有這些,都要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他們實現。

    愛心好比一道清泉,不但能為貧困、絕望、黑暗中呻吟的病人舒緩身心的痛楚,更會讓不幸的生命得到尊嚴,讓病榻上多一絲微笑!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