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1月18日電黑龍江日報於14日發表的《鬧市區裡的『二人轉』唱些啥?》在廣大讀者中引起反響,許多讀者打來電話,談論二人轉劇場應該規范、否則會扭曲了二人轉的問題。在某機關工作的王先生說,如果不是看了報道,知道還有好的、被稱為藝術的二人轉,他還以為二人轉都是又土又髒、拿不到臺面上呢。『在機關,誰敢說自己喜歡看二人轉哪!那顯得多沒文化!』王先生說。
王先生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記者某日乘出租車時曾問司機:『你喜歡看二人轉嗎?』答曰:『不喜歡。』記者又問:『那你喜歡看趙本山的小品嗎?』答曰:『當然喜歡了。』於是記者說:『其實,好的二人轉並不亞於趙本山的小品。』想不到出租車司機說:『那是你沒看過二人轉!我在動力區的公園裡看過,兩演員在露天搭個臺子,總演些烏七八糟的東西。他們以為這樣別人就會喜歡,其實除了一些民工和老頭老太太,誰看哪!』
看來,用低級趣味來迎合少數觀眾的這種短視行為,無疑使得二人轉更加遠離了大多數的觀眾。那麼,如何規范劇場、把更多的觀眾請進來,讓觀眾領略到真正的二人轉藝術的魅力呢?為此,記者采訪了省曲藝家協會的副主席兼秘書長孫靜波。
孫靜波認為,在吉林和遼寧兩省,二人轉都登上了大雅之堂。長春市和沈陽市的大劇場都堅持常年演出二人轉,而且售票火爆。而他們都是在開辦幾年之後纔真正賺錢的。可見,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堅持把一些經典二人轉奉獻給觀眾,這樣纔能培養出一個長期的二人轉觀眾群體,劇場纔能真正火爆和賺錢。其次,開辦二人轉劇場,應該有一套長期有效的機制,劇院跟省內甚至是外省的優秀演員簽約,相互制約,長期演出,以保證節目的質量。
隨後,記者把電話打到了哈市和平藝術電影院經理張瑜的辦公室。張瑜說,她到長春開會時,聽說長春的和平大戲院常年上演二人轉,並場場爆滿,其售票收入超過了演電影的收入。所以,當有人提出出租他們的場地上演二人轉時,她就答應了。本報的報道見報後,她馬上找到該劇場的承包人,要求在節目的質量上嚴格把關。不過她透露,自從二人轉劇場取消免費觀看後,就沒有幾個觀眾了,該承包人每天都賠進千元左右,根本無力去請名演員了。看來,傳播精品二人轉的工作任重道遠。
應該說,哈市和平藝術電影院能夠在鬧市區裡給二人轉一席陣地,使二人轉繼在吉、遼兩省黃金地帶登陸之後,又在黑龍江的黃金地帶上演,這樣的初衷本是好的,但是關鍵還在於要讓真正的二人轉表演藝術家登臺亮相,還二人轉一個本來面貌,這樣纔能真正為弘揚地方戲藝術進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