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1月23日電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蜂產品作為綠色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但一些不法商販為謀取暴利,千方百計地給蜂產品『加料』。有關專家提醒消費者:買蜂產品,要仔細鑒別後再掏錢。
據黑龍江省養蜂協會的谷世臣介紹,現在有些不法商販為降低『成本』,在蜂蜜中加入飴糖、麥芽糖、高果糖等各種糖類物質。蜂王漿因其生產過程復雜,產量有限,所以售價一般較高,而造假者添加的物質也是越發『有創意』,在蜂王漿中添加的有淀粉、奶粉,甚至是化石粉充數。這些加入的亂七八糟的東西不但影響口感,不衛生,還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另外,業內專家還提醒消費者,國家蜂蜜標准不允許添加任何物質,所以在購買市面上出售的各種『抗衰』、『保健』的『功能蜂蜜』時,一定要先了解其中到底添加了什麼東西。
專家建議消費者不要隨便購買市場上的低價蜜。真正的天然蜂蜜在攝氏5度到14度的條件下,儲存一段時間會很快結晶,在攝氏15度到27度時結晶較慢,不結晶的肯定不純。鑒別時可以用手捻,真蜜的結晶體手捻如豬油般無沙粒感,假蜜有沙粒感,不易捻碎。真王漿入口時人的咽部會感覺有點辣,假王漿會滿口都辣或者不辣。新鮮的王漿有光澤和朵狀物質,失效的王漿沒有這些特點,變質的王漿冷凍會有冰茬,有異常氣味。一般摻了淀粉的假漿遇碘會變藍變黑,摻奶粉類物質的,開水衝後有奶腥味,摻化石粉的牙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