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緒(中)與隊友開心的時刻。 |
|
東北網哈爾濱12月8日電 提起小春緒的童年生活,他的母親劉慧英有說不出的痛。1984年冬天的一個夜裡,家住香坊區成高子鎮的劉慧英難產了,肚子裡的孩子被臍帶纏脖三圈,孩子好容易纔生下來,卻沒有聽到一絲哭聲。接下來的日子,劉慧英發現兒子並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頑皮,餓了、尿了、冷了、疼了都不哭不鬧,孩子平時除了睡覺,也不愛玩玩具。直到3歲時,兒子纔會嗯嗯答話,劉慧英有些發愁了,正在這時,她的丈夫突然離開了她們,留下母子倆相依為命。
春緒5歲的時候,纔會開口說句完整的話,盡管這樣,劉慧英還是喜出望外。兒子的身體一直不太好,經常發燒感冒。1991年,到了孩子上學的年齡,可兒子卻連20以內的數字都數不上來,沒有辦法,劉慧英只能以畫圖的形式一遍遍地教兒子,就這樣,兒子上了小學。一年級上半學期,兒子上課還能勉強跟上,就是從不發言,平時也不愛說話,不和同學一起玩。到了下半學期,兒子作業也完不成,考試總是不及格,給班級拉了後腿,老師找家長簡直成了家常便飯。後來,老師把春緒的情況告訴了校長,說春緒智力有問題,不能繼續在班裡上課了。劉慧英一聽就急了,她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個『傻子』,和校長據理力爭後,春緒總算留下來了。
為了提高春緒的學習成績,上課時老師總是第一個提問他,不會答或作業沒完成,就要罰站,時間久了,同學們開始偷偷地取笑他。課間時故意地絆他一腳,讓他摔個跟頭;把他的衣服掛在釘子上,使勁一拿便會撕個口子;在他課桌上抹點髒東西,弄得他滿身都是。最嚴重的一次,春緒放學後弄了一身的糞便回家,開始時,劉慧英以為是孩子貪玩,不小心弄髒了衣服,後來纔知道,是同學趁他沒注意,把他的書包扔到了廁所裡,膽小的春緒沒敢告訴老師,用樹枝到廁所裡撈出書包。劉慧英看到兒子在學校裡這樣受欺負,生氣地要找同學講理,可他的兒子卻連是誰乾的壞事都說不清楚,看著兒子可憐巴巴地撅著嘴坐在那兒的『窩囊』相,劉慧英第一次抱著兒子痛哭了一場,她覺得兒子來到這個世上受了太多的苦,太多的委屈。
母親突患癌癥 兒子顯現真情
春緒從小不僅不愛說話,腦袋反應也比別人慢,與母親相依為命10多年,從未說過關心母親的話,這讓含辛茹苦的劉慧英備感寒心。平時,母子倆在家完全沒有語言交流,也沒有表情上的溝通,只是每天劉慧英回家時,兒子就會把拖鞋重重地扔在地上,指著她的腳說:『嗯,穿!』為了維持生活,劉慧英下崗後每天都忙早忙晚地外出打工賺錢,晚上到了家裡常常累得連腰都伸不直,看到母親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春緒就會坐在床頭盯著她看,偶然用手拍拍她的胸口,就算逗她開心了。課餘時間,春緒喜歡看一些天文、地理和有關昆蟲方面的書籍,在學校裡,他喜歡看別人踢足球、打籃球,雖然沒人願意和他玩,但他始終是一名執著的觀眾,在旁邊拍手叫好。
1997年,春緒順利地上了初中,可課程卻越來越跟不上。劉慧英時常拿著成績單苦口婆心地勸兒子要好好學習,不要貪玩,可春緒只是低著頭不吱聲。有一天,劉慧英一連喊兒子三聲,兒子也沒應聲,後來兒子告訴她,他的耳朵好長時間就聽不到聲音了,平時上課只是看老師的口型,聽起課來特別吃力。劉慧英一聽這情況,馬上領著兒子到醫院檢查,診斷結果是神經性雙耳耳聾,導致智力障礙,也就是說兒子是殘疾人。13年,劉慧英一直堅信兒子是正常人的信念,就在這一瞬間完全崩潰了,她不得不承認兒子的確和其他孩子不一樣,他是一個智障男孩。
為了給兒子治病,劉慧英去了無數家醫院,買了無數種藥,得到的答復是已經無法醫治了。1998年,勞累過度的劉慧英病倒了,每到晚上她都會感到後背、前胸撕心裂肺地疼痛,醫生告訴她賁門處有個瘤,必須馬上手術。可執拗的劉慧英為了省錢,回到家只字未提此事。大約過了半年,劉慧英感覺到自己身體上的那個瘤越來越大,檢查已經是賁門癌晚期了,那時她已經無法正常進食了,吃什麼吐什麼。在上手術臺那天,劉慧英望著目光呆滯的兒子,傷心得不知說什麼好。一天一夜過去了,劉慧英醒了,第一眼她便看到兒子坐在她的床前懮郁地看著她。這時,兒子把手放在她的傷口上說:『媽媽,你不要離開我,還疼嗎?以後我聽話,你不要生病了!』兒子一番感人的話語,給劉慧英的精神以莫大的鼓舞。從那時起,兒子好像是從夢中醒來一樣,可以和她進行語言交流了,每天下課回來他都會興高采烈地講一些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晚上還會給她做一下全身按摩,家務事也學會了不少,母子倆的感情一下子增進了許多。
絕境遇伯樂 連獲金銀牌
自從得知自己得了癌癥後,醫生斷言她只有3個月的時間了,劉慧英最擔心的是兒子以後怎麼辦?一年、兩年過去了,劉慧英頑強地活著。2000年,春緒初中畢業了,劉慧英四處為兒子謀出路,經人介紹,劉慧英決定帶著兒子到育新學校(特殊學校)碰碰運氣。沒想到,體育老師姜宏波看了春緒一眼,就喜歡上了眼前這個1.90米大個的小伙子,姜老師看出春緒是塊打球的材料,春緒聽說要培養他打籃球,問他怕不怕苦時,他高興得一個勁兒地點頭,又一個勁兒地搖頭。就這樣,春緒被破格送到了第五中學進行籃球訓練。
據育新學校姜宏波老師講,第一眼看到春緒,高高的個子,衣服袖和褲子腿都特別短,領他來的女子顯得特別的蒼老,倆人穿的衣服都很舊。聽了春緒家的情況後,姜老師立即將此事匯報給了樹文惠校長,校方決定免除春緒的一切學雜費,培養他打球。
春緒剛到球場時,顯得特別笨,一個動作教幾遍、幾十遍也學不會,老師氣得直喊,可春緒就是笑著不吭聲。可每到晚上,春緒卻是最後一個回宿捨睡覺的人,他總是悄悄地到球場上偷著練習基本功。由於自己個子大,靈活性差,訓練時春緒總被隊員撞傷,有時摔得渾身青一塊紫一塊,可春緒喜愛這項運動,就連吃飯睡覺都想著球場。2000年10月,春緒代表我省參加了首屆全國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少兒組)的籃球錦標賽並奪得了金牌,蘇春緒個人還榮獲了體育道德風格獎。
初次走上運動舞臺,就取得了這樣的榮譽,春緒不但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也加深了對媽媽的牽掛之情。自從他加入急訓隊後,就開始了封閉性訓練,平時日日夜夜與媽媽相守,突然分開幾個月,春緒想家的心情無法言表。而他的媽媽還在病床上,只能整日拿著兒子的照片看個沒夠。得了金牌,春緒飛一般地回到了家裡,看著瘦小的媽媽,至今還得靠吃流食維持生命,春緒第一次知道了做母親的艱辛與偉大,如果失去了她,他將變成一個孤兒。為了讓媽媽放心,春緒在訓練時有多苦、有多累,回到家裡都不說,隊裡吃的營養餐,春緒有時捨不得吃帶回家給媽媽嘗嘗。省殘聯的領導和育新學校師生聽說了春緒家的情況,都主動捐款捐物,為春緒解除後顧之懮。
2002年,春緒奪得了全國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成人組)籃球比賽的銀牌。同年,春緒又參加了地板曲棍球的學習,11月,在全國特奧地板曲棍球比賽上,春緒和他的隊友一舉獲得了金牌。現在,春緒還將奮戰明年6月份在愛爾蘭舉辦的國際特殊人籃球賽,人們期等著春緒還能取得好成績,獻給他的母親,獻給所有關心和幫助過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