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商家推出免費試穿 羊毛衫『回來』不足10% 
2002-12-16 14:20: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2月16日電15日,『恆源祥』誠信互動促銷活動塵埃落定。經統計,只有不足50位消費者遵守『游戲規則』,或者將羊毛衫送回,或者交納了羊毛衫款,其餘四百餘件羊毛衫都成了『斷線風箏』,有去無回。

    商家不准備追繳

    對於『誠信回報率』不足10%這一結果,『恆源祥』有關人士表示,他們不准備通過查詢身份證號碼、請求公安部門援助等方法,將失去的羊毛衫追回。

    她說,當醞釀這個促銷活動時,就預測到有可能會有損失。因為『登記身份證號碼、試穿羊毛衫』這個活動方式對消費者並沒有實際約束力,雖然設計了『試穿滿意可按五折交款,不滿意可獲贈精美禮物』等『誘惑』,但肯定會有消費者佔便宜,視商家的誠信姿態為『冒傻氣』。他們只是沒有預料到哈市這樣的消費者會有這麼多。盡管如此,他們並不准備找這部分消費者算賬,『因為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做一個誠信實驗,試圖形成一個商家、消費者誠信互動的良好氛圍。在目前信用缺失的市場環境下,商家的誠信得不到消費者的回應,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沒開始就預示了失敗結局』

    哈爾濱市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楊明遠說,『登記身份證試穿羊毛衫』這個促銷活動還沒開始,就預示了失敗結局。

    他認為,誠信機制是一種由經營者和消費者共同維護起來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在一個成熟、健康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經營者與消費者會對商品的質量、數量、交易方式等達成一個共守誠信的共識,雙方會共同遵守『游戲規則』,坑蒙拐騙、缺斤少兩等非誠信行為會遇到來自整個社會的『唾棄』。而哈市這種誠信機制連『一點影』都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誰預先捧出了『誠信的心』,采取了誠信舉動,而且沒有任何監控機制,那麼誰就注定要碰壁。

    尷尬的不僅僅是商家

    『誠信度不足10%。』面對商家發起的誠信考驗,哈市消費者交上了一份很不漂亮的答卷。

    生產的假酒、假煙貼上名牌商標;大雜院的小作坊做出來的是『宮廷年糕』;聽說有大超市開業就蜂擁而入,連吃帶偷身上能穿兩三套內衣;為制造開業時的人氣,事前發放大量會員卡,允諾所有會員都可以買到半價家用電器,開業時纔發現是一個大騙局;貸款購房只貸不還,銀行不得不在媒體上刊發催繳公告……諸如此類的事情在哈市屢屢發生。哈爾濱難道已經成為一個信用嚴重缺失的城市?

    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楊文超說,在經濟學界,有一種『2002年誠信危機年』的說法。因為在這一年,國內外發生了許多喪失誠信的事情。比如安然、安達信事件、藍田神話等等,可以預測到的是,如果『登記身份證號碼,試穿羊毛衫』促銷活動選在其他城市,也未必會取得更好的結果。因為互守誠信的商業氛圍在全國各地都沒有形成。可是,當一個社會失信行為較為嚴重時,誠信就成了一種奢侈品;當失信行為不能受到應有的懲罰時,企業和消費者不誠信就成了一種理性的選擇。以那些遵守『游戲規則』、送回羊毛衫10%的消費者為例,如果另外90%消費者得不到懲罰,那麼這10%消費者再次碰到類似事件,也未必會作出誠信選擇。而誠信是一個社會商業賴以生存、良性發展的基礎。目前。上海等地正在全面建立『社會信用體系』,通過法制手段為誠信『定格』,這種方法很值得哈爾濱『借鑒』。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