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案:第39號
案 由:關於以農業信息化促進我省農業現代化的建議
提案者:省民盟
主要內容:
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全局的戰略舉措。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化建設對第一產業(農業)發展的影響也是深刻的。我省是農業大省,正處於向農業強省的轉變,農業的信息化是這一轉變的巨大推動力。沒有農業的信息化,就不會有農業的現代化。我省農業在重視信息、運用信息、推進信息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農民通過網絡掌握市場信息,使農業、農戶和市場緊密相連,及時調整種植結構,適應市場需求,拓寬銷售渠道,吸納科學技術和先進經驗,使農民大開眼界,嘗到了甜頭。政府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帶動了農民觀念的改變,引導農民向現代化農業的邁進。但是我省作為農業大省,農業信息化仍然處於初始階段,離真正的信息化還相去甚遠。相當一部分農村仍處於信息不暢、自我封閉、盲目種植和銷售的落後狀態。為此,我們建議:
一、要充分認識農業信息化對農業現代化的巨大推動力,加快發展我省農業信息化。信息技術是當今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的緊密結合,會使農民的觀念和農業的進步發生革命性的變化。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在實現農業機械化之後,政府每年撥款15億美元,用於建立農業信息和市場服務網絡。有著糧倉之稱的俄亥俄州的農場主,一人經營幾千公頃的土地,全靠電腦管理生產、銷售的每一環節,而我省目前農業生產水平,還遠遠不能與之相比。我省傳統農業仍處在低質低效的水平,雖然勞動力成本較低,但勞動力素質也較低,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經營
水平也同樣不高。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和我省農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經受了巨大的壓力,暴露了差距和劣勢。要發揮農業大省的優勢,就必須提高生產力水平,提高農業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而實現農業現代化,就必須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用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推動我省農業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二、加強農業信息化的宣傳教育,讓廣大農村乾部和農民學習掌握農業信息化的內容、要求,並熟悉、學會運用信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農業信息化包括農業技術,氣候預報,病蟲害預測,農產品交易信息等。廣大農村乾部和農民要充分認識農業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農業信息化的內容和范圍、農業信息化的要求。掌握實現農業信息化,獲得大量農業信息和分析篩選這些信
息的技術和手段。各級政府要加大推進農業信息化.的力度,建立農業信息網,在網絡和其它傳統媒體設專題、專欄,擴大農民獲得農業信息的渠道和手段。要加快培養信息網絡人纔,在農業普及
網絡技術,構建農業信息的大網絡。
三、政府要堅持以信息指導農業、服務農民。信息化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實現農業
可持續發展,實現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而實現這一切,必須依靠對大量的國內外市場信息和科技發展趨勢的分析和把握,依靠不斷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的支橕。各級政府必須深刻認識,農業經濟信息化是農業走向市場化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是信息引導的經濟,農業市場化要求必須按照市場經濟去認識,指導農業生產的過程,運用市場機制實現農業產前、產中與產後的有效銜接,使農業供求關系在市場中不斷求得平衡。農村經濟信息化是實現上述各方面的重要途徑。農業信息化也是各級政府對農業進行指導和實施宏觀調控的必要手段,加快農業經濟信息化進程,運用信息引導農民進行生產是政府的重要責任。政府要盡快轉變職能和管理方式,從過去催種催收為主變為引導服務為主,以農業信息化推動農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