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月9日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網絡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其中,青少年沈迷上網聊天、瀏覽黃色網站、玩網絡游戲,甚至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引起家長及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在政協黑龍江省九屆一次會議上,如何加大網吧的監管力度,切實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成為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熱點。
據了解,我省公示的合格網吧共有3371家,沒注冊、被取締的『黑網吧』則無法統計。自2002年末《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全省各地依照條例規定查處違規網吧,尤其加大了對接納未成年人網吧的查處力度,或罰款或勒令停業,但『網吧問題』並沒有因此而得到真正解決。民建省委的委員們經過認真調研,一致認為網吧問題主要體現在青少年過於沈迷網絡而造成的不良後果,單純查處、關閉網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而應站在『三個代表』的高度,重視網絡及網絡文化建設,應從加強網絡立法、加強青少年自我責任意識教育、用網吧IC卡為網吧加鎖三個方面進行綜合治理。
民建省委提交的提案《加大網吧的監管力度,切實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中明確指出,『網吧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除管理不規范外,與政策法規滯後、不完善配套、缺乏可操作性有直接的關系。因此,當務之急就是依據《條例》,就我省網絡經營的現狀制定出有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地方性法規,為網吧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並正確引導青少年擺正上網在整個學習生活中的位置。另外,利用使用『上網實名制』和網址及內容過濾功能的IC卡聯網登記安全管理系統軟件,使網吧電腦拒絕未成年人登錄,把不健康的網址和網頁拒於網吧之外。這樣,可使『網吧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
談到當前人們把網吧當成是一種犯罪場所的代名詞,岳佐勝委員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網絡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網吧本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與交流場所,青少年接受新生事物快,接納它也是必然的。盡管網吧的確存在著不少問題,但現在一出問題就把責任推到網吧身上是不合適的,關鍵是把握好一個角度,幫助青少年在五彩繽紛的開放的網絡空間裡,把握好生活的重心。『網吧問題』也從側面暴露出現行教育體制在人格培養方面的缺失,過於注重灌輸書本知識,不注意培養學生對社會、特別是對自我的責任意識。這個問題應該引起社會足夠的認識。
網絡是新興的高新技術,代表著社會發展的未來。據網絡專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網絡將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的生活、工作將離不開網絡。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因此,不能因噎廢食,一味地限制孩子進入網絡世界。在全社會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應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加以引導,只要管理到位、防范措施得當,完全可以將負面作用減少到最低程度,給孩子們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