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電 面對形形色色的裝飾材料,消費者被裝飾公司暗中克扣,卻渾然不知。近日,幾個經營裝飾材料的老板揭開了一些建材經營業戶與不法裝飾公司合伙騙人的伎倆。
聲稱『進口』抬高價格
一個經營木地板的業戶說,現在市場上不少經營業戶宣稱自己的貨是原裝進口,其實原裝進口的東西非常少。拿木地板來講,即便是進口的,也只能是進口一些大板原料,然後開槽、加工、分割,最後成為市場上人們看到的一塊塊地板。進貨渠道不一樣,價格差別也很大,有的經營者將自己出售的產品說成是原裝進口後,價格也就隨之漲了上來。
低檔貨色高檔價格
一個裝修公司給業主裝修報單上注明用立邦漆,但是到底是什麼類型的,耐擦系數多少,一半消費者根本不懂。實際上這種油漆的檔次和價格很懸殊,最便宜的每桶100多元,貴的也有1000元以上的。消費者出的是高檔貨的價錢,用的卻是低檔貨,這種情況也很普遍。
暗中抬價吃取回扣
有時候,消費者為圖個放心,往往向裝飾公司提出帶著自己去購買材料。可事實上,裝飾公司與材料經營者之間存在心照不宣的回扣關系。一家建材老板舉了一個例子:一裝修工到某建材店看地磚,建議店家將每片標價為35元的拋光地磚改為42元,然後第二天裝修工帶著業主前來,經裝修工推薦並幫助『還價』,戶主以每片40元的價格買了400片地磚。加上店家回扣,僅此一項,泥水工就賺了3000餘元。對於建材經營者而言,裝修工的地位不可小覷。為了穩定客戶群,店家手頭通常有數名裝修工的聯系電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