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月29日電當許多下崗女工正在為自己失業愁眉不展、悲觀郁悶的時候,有一批下崗女工在哈爾濱市婦聯的培訓下,已經成功地抓住市場這條紐帶,走上了一條再就業之路,她們中有這樣一群編織大嫂。
走進各個編織大嫂的送貨地——中國結屋,琳琅滿目的紅色中國結栩栩如生地掛滿了整面牆,有普通的盤長結、也有小龜、菠蘿、天使、金魚等各式各樣的編制物,據主管人介紹,這些作品80%出自我們下崗女工之手。中國結培訓編制部的林智敬老師介紹說:『這裡是下工女工們送中國結的地方,也是她們領取編織材料的地方。她們把粗細不一顏色各異的線頭領回家,到一定的時期來交貨,按照產品的優劣、大小、難易程度取得工錢。這種方式既不耽擱下崗女工自己的時間,又可以輕松地賺到錢,真是一舉兩得。』
早在去年11月份的時候,哈市婦聯下崗再就業培訓中心的負責人就主辦了編織中國結的知識講座,當時吸引了不少的下崗女工。今年53歲的韓秀芹就是第一批編織中國結培訓班的受益者。韓秀芹自從1992年下崗後,在家已經呆了近10年,成了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報紙上看見了有關現場教學編織中國結的消息,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了培訓現場,沒想到一學而不可收拾,學上了癮。如今,忙忙活活的韓秀芹一個月能送貨四五次,最少也有400多元的工資。她說:『年前正是中國結熱銷的好時節,我們下崗女工更要抓住這一良機,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取,編出更美更新穎的作品來滿足自我的需求和市場的需求。』
當記者問韓秀芹自從學會了編織中國結後,生活與以往有了哪些不同時,她說:『通過市婦聯的培訓,不僅自己掌握了一項技能,自食其力地養活自己,而且手腳頭腦好象也靈活了不少,活得也好象更有了奔頭,精神也更充實愉悅了。看著編出來的中國結,多年從未有過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如今,經過了三次崗前培訓,已有100多位下崗女工走上了編織中國結的再就業之路。她們編出的中國結已經銷售到松雷商廈、紅博地下廣場等各個商場,作為節日前一種喜氣吉祥歡騰氣氛的象征。林智敬老師說:『隨著高科技信息時代的到來,許多人已經開始尋找回歸自然的那份淳朴與真實,於是,作為傳統手工藝品的中國結便成了中國人春節前搶手的吉祥物。目前,市場上對中國結的需求也是供不應求,這的確是下崗女工尋求再就業的一條好路呀!』
哈市婦聯再就業援助中心綜合管理科負責人丁玉明告訴記者,市婦聯組織在尋求更多的用工單位解決再就業問題的同時,也在尋求一種適合女性的,不出家門即可賺到錢的家庭作坊式謀生手段。在幫助下崗女工尋求就業崗位的同時,最重要的就是交給她們一種技能,讓她們能夠自立自強地生活。如今,編織培訓班已經開展了三期,累計300多人從中受益。我們相信編織大嫂們一定會通過勤勞的雙手編織出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