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今年過年不愁了:走進『愛心超市』捐助的低保家庭
2003-01-30 13:40:1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愛心超市』的工作人員們也更加忙碌起來。29日,除了一位專門負責接聽熱線電話的工作人員外,哈市道外區東萊街道辦的所有領導以及人員全部走出『超市』,帶著他們的慰問品和一顆熱忱的心,走進轄區內低保戶家中。當日上午,記者跟隨4個社區的主任帶著『愛心超市』的關愛走訪了6戶最貧困的低保家庭,『愛心超市』在節前以登門慰問的形式再次為新的扶貧捐助模式注入了活力。

    第一站:道外區太原街97號

    來到低保戶孫德海的家,記者看見低矮的小平房裡一片漆黑,在不足7平方米的屋子裡,擺放的最值錢的東西就是那臺31厘米的黑白電視機,一些燒爐子用的柴禾堆在爐子旁,讓本來就不寬敞的小屋更加擁擠。孫德海的妻子聽說『愛心超市』的工作人員又來慰問,顯得非常激動,她說:『我的手有殘疾,一直下崗在家,兩個兒子一個在哈理工大學學習,一個在第八中學讀高三,這麼多年來多虧有東萊街道辦的照顧,現在又有「愛心超市」關注著我們,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第二站:道外區太萊街39號

    記者一行人還沒到低保戶王永成的家,就在附近的垃圾堆旁見到了他彎腰撿垃圾的身影。推開王永成的家門,一股煤煙子味兒撲鼻而來,屋內已沒有了可以下腳的地方,遍地都是紙殼、垃圾、破爛,破舊的盆盆罐罐則堆在一旁,屋內的棉被也已破爛不堪,在這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裡就住著49歲的王永成。他告訴記者,他的老婆和孩子都沒有工作,他平時就靠撿破爛、掃院子維持生活,街道辦每逢年節都會來到他家,送上慰問品和錢物表達愛心。王永成說,聽說東萊街道辦成立個『愛心超市』,家裡的舊電飯鍋就是『超市』的人在前幾天送來的,『超市』還給他家送來了水果、衣物和生活必需品。王永成感慨地對記者說:『現在有了「愛心超市」,我們一家人就不愁穿不暖了。』

    第三站:道外區德勝街103號

    除了鄰居家送的一臺舊洗衣機外,再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黑色的牆壁,用木頭訂的碗櫃,一張老式的鐵床上躺著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這就是76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崔玉的家。兒子因為腦萎縮已在家臥床5年,離異50年的老伴也回來與崔玉一同照顧兒子,道外『愛心超市』的工作人員給崔老一家送來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接過物品的崔玉熱淚盈眶,雙目已經失明的崔大娘則和癱瘓的兒子抱在一起痛哭。崔玉說:『作為老黨員,我們不好意思再要黨的一針、一線,但是家裡有個癱瘓的兒子,我們不能撇下他不管,街道辦每月還給我們送來300元的低保金,現在《生活報》搞的『愛心超市』實在是太好了,一定會有很多貧困的人在那裡得到救助。』

    第四站:道外區維新街81號

    低保戶劉善平的家用一貧如洗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牆壁是黑的,破爛的棉被也是黑的,家中的煤氣也被燒煤的爐子所代替,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具也都是鄰居們給的,僅有的家具——一個木箱子放著他們所有的行頭,大屋躺著先天癡呆的兒子,小屋床上則睡著得了精神病的女兒。70歲的劉善平告訴記者,他的大兒子去世多年了,小兒子和女兒都有病,他們的年齡越來越大了,照顧兩個病孩子實在是力不從心,他們每月都拿300元的低保金。

    劉大爺說,以前都是街道辦的領導給他家送東西,昨天街道辦直接帶他到『愛心超市』走了一圈,在那裡他領回了4件上衣,3條褲子,還有許多水果。劉大爺老淚縱橫地拉著記者的手不停地說:『謝謝《生活報》,謝謝「愛心超市」,謝謝黨。』

    第五站:道外區維新街81號

    59歲的袁鳳梧是哈爾濱時裝廠的退休工人,由於單位效益不好,他已有整整5年沒開工資了。袁老告訴記者,老伴雙目失明需要他的照顧,十幾歲的女兒也需要他照顧,所以他向街道辦申請辦理了低保,並將家中的物品能賣的都賣了。記者看到,袁老的家中雖然一貧如洗,卻十分整潔,一臺黑白電視機成了這間屋子裡惟一『昂貴』的物品,床邊整齊地擺放著一沓七成新的衣物。據水晶社區主任李宏介紹,年前,袁鳳梧把低保金退回辦事處,問他為什麼退他也不說,後來通過了解纔知道,是他們單位看到袁鳳梧生活太困難,給他每月開400元作為補助。袁老不好意思的對記者說:『還是把低保金留給更需要它的貧困戶吧,在家裡最困難的時候,眾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我。現在我條件好些了,就不應該再拿低保金了。』

    第六站:道外太古小區8號

    聽說記者和道外『愛心超市』的工作人員到家看望,82歲的王盼英大娘早已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還沒等記者詢問就搶先在記者面前舉起了手中的白菜說:『這就是「愛心超市」給我送來的白菜。』王大娘的急脾氣逗樂了記者,也逗樂了東萊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在王大娘家記者看到,在那個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裡只有一張單人床、一個木頭箱子,屋內很乾淨,一些水果等生活用品整齊地放在床邊的櫃子上。王大娘說:『街道辦經常來人幫我打掃屋子,家裡吃的東西都是街道辦和鄰居們送的,昨天纔聽說成立了「愛心超市」,還聽說都是《生活報》發起的。這不,一聽說《生活報》記者要來慰問我,激動得我一宿都沒睡好覺。』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