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月31日電 過去一些想乾而未能乾的大事,如今因國債資金的注入夢想成真。5年來,綏化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農林水利、社會事業的37個國債項目並駕齊驅,有力拉動了國民經濟保持較快速度發展。
1998年以來,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增發國債。綏化市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大力爭取國家和省投資。5年來,共爭取國債項目37個,總投資29.8億元,其中國債投資12.2億元。至2002年11月底,已有20個項目竣工投產,累計完成投資24.3億元,佔總投資的81.5%。
國債資金的注入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該市涉農國債項目共有17項,總投資5.7億元,其中國債投資2.3億元。目前國家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項目已完成全部建設任務,建成糧豆高產攻關田67萬畝,改造低產田25萬畝,建成大豆高脂肪、高蛋白和專用品種基地40.4萬畝。紅興水庫主體工程已全部竣工。海倫等4縣市節水灌溉項目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0萬畝。
國債資金的注入扭轉了農村電力供應落後的狀況,降低了農村電價,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到2001年底,全市總投資8.6億元的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新建和改造輸電線路13302公裡。
國債資金的注入促進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了城市功能。肇東城市供水工程即將全部投入使用;全長6.5公裡的綏化市西二路已能通車;總投資3.6億元的紅興水庫水源及供水工程已累計爭取國債資金7700萬元。
總投資1085.7萬元,其中國債資金605.7萬元的綏化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已建成投入使用。
國債資金的注入首開綏化市利用國家投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先河,提高了科技對經濟增長的支持能力。總投資9500萬元,其中國債資金900萬元,被列入全國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的肇東稀土復合氧化物燃燒催化劑項目已建成200噸生產能力,已批量生產。
此外,國債資金的注入,還有效解決了該市糧食倉儲設施薄弱、道路交通落後等問題,為加快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