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13日電黨的十五大以來的5年多,黑龍江省累計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24億元,是新中國成立53年來水利建設總投資的50%。其中僅國債投入就達43億元。在這些建設中,尤以堤防建設的成效最為突出,用了不到4年時間,就使松花江乾流和嫩江乾流全線1755公裡堤防,從1998年前的僅能抵御8~10年一遇洪水,提高至均能抵御20年一遇以上洪水的標准。
5年來,黑龍江省開工建設了龍頭橋、山口等水利樞紐工程,其中國家『十五』計劃重點項目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於 2001年11月8日勝利實現截流,結束了嫩江流域上游沒有大型控制性樞紐工程的歷史,在大大提高松花江乾流和嫩江乾流防洪標准的同時,每年還將為我省西部乾旱地區提供用水31億立方米。完成了64座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和18條中河、161條小河的治理規劃。全省中小河流新建、改建建築物159座,建設護岸40公裡,群眾投工投勞完成土方1億立方米,新建、整修達標堤防5000多公裡。加強了以三江平原為主的澇區建設,新增除澇面積270萬畝,累計除澇面積達到2560萬畝。
5年多來,全省共新增改善水田灌溉面積500萬畝,水田實灌面積達到 2527萬畝。新打各類抗旱水源井 78035眼,新建各類小型蓄水工程4383處,新增旱田坐水點灌面積1000萬畝,新增早田節水灌溉面積467萬畝。在解決多年困擾我省的人畜飲水困難問題上,在近兩年也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近兩年全省已經投入人畜飲水解困資金4.48億元,人飲困難人口中最困難的313萬人的飲水問題將在 2003年底得到徹底解決。
濕地供水開闢了水務工作新領域。為搶救和保護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濕地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濕地生物多樣性,在水利部松遼委的組織下,在我省水務部門的參與下,重新調整了大慶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利用中部引嫩工程,對紮龍濕地進行緊急補水。兩年來,共為紮龍濕地供水5.26億立方米,使濕地核心區明水面積由 2001年初的130平方公裡恢復到2002年10月的650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