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父母離異 性格突變 17歲少年投毒險奪傻叔命
2003-02-13 09:00:16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人類寶貴的情感有很多,但是從出生開始,一直伴隨人們走完一生的是親情。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案子是,一個年輕人為了一筆原本不屬於他的財產置親情於不顧,居然拿生命當賭注。而發生這一事件的背後,依然還是那個老話題:單親家庭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

    呆傻叔叔被親侄兒投毒

    ??

    2002年10月13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公安分局,值班人員突然接到醫院打來的報警電話,說有人被下了毒藥,生命垂危,現在正在搶救。接到報警電話之後,刑偵支隊馬上組織警力到達了醫院和作案現場進行調查。由於搶救及時,被害人曹傳生脫離了生命危險。

    ??

    曹傳生是哈爾濱市香坊區居民,今年42歲,天生三級智力殘疾、呆傻,除了疊被、穿衣、吃飯之外幾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母親去世後他就一直由哥哥曹傳海負責照料。究竟誰會與他有這麼大的冤仇,非要置他於死地不可呢?公安人員經過調查發現,曹傳生的親侄子曹洪亮有重大作案嫌疑。於是公安民警立即展開了追捕活動,經過幾晝夜的蹲坑守候,終於將曹洪亮緝拿歸案。

    經審訊,曹洪亮供認的確是他在叔叔曹傳生的碗裡下了藥。在看守所裡,記者見到了曹洪亮。這還是一個高中沒畢業,一臉學生氣的孩子。骨肉至親,到底有什麼解不開的怨仇呢?據曹洪亮自己說他並不是故意想把叔叔藥死,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和父親談清楚一個問題。

    ??

    叔叔房產引起父子仇恨

    ??

    原來,曹洪亮的父親曹傳海在當地的一家工廠工作,是個本分的老實人,平時非常孝順母親疼愛弟弟。從曹洪亮懂事起,奶奶就一直臥床不起,有一個姑姑患有精神病,而自己也有癲癇癥。平時,曹傳海和妻子王玉花就常因拮據的生活和繁重的家務吵架,不久兩人又都下了崗,沒有了經濟來源,感情的裂痕再也無法彌補,兩人終於離了婚,兒子曹洪亮被判給了母親。

    ??

    曹傳海的母親去世時,曾留給他和弟弟曹傳生各一套房子,曹傳海夫婦下崗後,就把弟弟曹傳生的房子賣掉,在附近買了一套房子,開幼兒園來維持生活。兩人離婚後,雖然幼兒園的房屋產權仍歸弟弟曹傳生所有,但房子一直由曹傳海的前妻王玉花佔用著,曹傳海屢次討要,王玉花都置之不理。為此兩人走上了法庭,曹傳海要求前妻要麼騰出房子,要麼交付房租。

    ??

    從此,曹洪亮開始怨恨父親,認為父親隨時都可能把他和母親趕出去。由於幼兒園的收入豐厚,曹洪亮為了幫助母親霸佔叔叔的房子,便開始采取了極端的手段。

    ??

    挾叔叔性命以威脅父親

    ??

    2002年10月13日這一天,曹洪亮懷揣著農藥和汽油瓶來到了父親和叔叔住的小屋。他先煮了三碗方便面盛在了碗裡。此時曹傳海正在樓下幫人乾活,廚房裡只有曹洪亮一個人。曹洪亮拿出了農藥瓶,將瓶中的液體倒入他叔叔的碗裡,並把這碗帶毒的面捧給了叔叔,看著叔叔吃了下去之後,他把叔叔送下了樓,又把父親叫上樓來。

    ??

    父親進屋後,曹洪亮反鎖上了門,把電話線也拔掉了,拿出了他事先寫好的房屋轉讓協議書讓他父親簽字,並告訴父親自己已經給叔叔喂了毒藥,馬上就要不行了,曹洪亮以此強迫父親同意將幼兒園的房子轉給自己。看到父親仍猶猶豫豫,曹洪亮又把汽油瓶掏了出來,左手拿著汽油瓶,右手拿出了打火機,威脅著說要點著房子和父親同歸於盡。

    ??

    看到這種場面,萬般無奈又心酸不已的曹傳海只好同意了兒子的要求。逼著父親簽了字,曹洪亮又把叔叔找上樓來,也在協議上簽了字。兒子走後,曹傳海連忙將喝了藥的弟弟送往醫院搶救,醫院覺得病人病得蹊蹺就報了警。很快公安部門的檢測報告出來了,在曹傳生的嘔吐物裡,公安人員發現了農藥有機磷的成分,所含毒素足以致人於死地。

    ??

    17歲少年本是好學生

    ??

    現在曹洪亮已經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了,面對他的將是司法機關對於行為進一步的認定。曹洪亮面對的一個是自己的親身父親,一個是自己的親叔叔,他居然能夠下此毒手,那麼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為此,記者走訪了曹洪亮所在的學校。

    ??

    老師們聽說了此事後都非常驚訝。曾經教過曹洪亮的老師都反映他是一個很好的孩子,是父母離異導致了他性格中的變化。曹洪亮從小就有癲癇病,父母的離異對他來說猶如當頭一棒,使他舊病復發。而此時同學們都在准備高考,是母親陪著他度過了很多艱難的日子。而父親離婚後,為了生計只得晚上值夜班,白天打零工,父子見面的時間很少,加上母親的抱怨,父子感情日漸疏遠。

    ??

    哈爾濱市香坊區公安分局副局長表示,這起案件是一個特殊的案件,但是它對我們的社會有一個警示的作用。由於很多家庭在對子女的教育上,在對家庭的矛盾糾紛的處理上方法不當,這樣給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成長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