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多個社區采訪時發現,女性生育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不願生育的女性比例明顯提高。據一項調查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消費先導城市中,15歲至59歲的女性居民中有近20%的人贊成『即使結婚也不要孩子』的觀點,那種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的傳統生育觀受到了衝擊。
住在道裡友誼社區的王明夫婦是一對恩愛夫妻,結婚9年卻一直沒添丁進口。他們說,是因為『太愛孩子了,要就要個生理心理都健康、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理想結晶。但現在生存競爭太激烈,孩子從上幼兒園、上學到工作,要承受的壓力太大;還要面臨生老病死這些人生關口,兩人都不忍心孩子受罪,乾脆不要』。而李先生和妻子不要孩子的理由是一直覺得孩子是『第三者』,有了孩子必然分散一部分感情和精力,對家庭和事業都會有影響。而且他們算出,按目前的一般消費水平,培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最少要花費20萬元人民幣,而若保持二人世界就可以用這筆錢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
如今,『丁克家庭』群體不斷擴充,其中,知識層次較高或工作流動較頻繁的年輕夫婦選擇不生育生活方式的比例較大。但是,在受傳統生育觀念浸染的文化中,選擇『丁克』生活的當事者,還是會受到各種壓力和阻力,有來自父輩乃至社會的,也有不易覺察的自身變化,於是,許多人一直在生與不生之間搖擺不定。
對此,有關專家認為,『丁克家庭』的出現說明了當代都市人的生育觀念,已經突破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婚育模式。 經緯辦事處劉春梅副主任的觀點頗具代表性。她認為,『丁克家庭』是一種生活方式,這一行為使女性擺脫了被固化的天生的生育工具的傳統角色,生兒育女不再是女人必經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