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21日電題:黑龍江13市地均出臺住房分配貨幣化方案並逐步實施
人們常問:房改補貼何時落入腰包?住房緊張的城市困難人群則盼著早一天住上寬敞明亮的住房。
黑龍江省結束了住房實物分配已有5年的歷史,但不可回避的是,房改還面臨著一系列的難題。
房改在前行
目前,黑龍江省13個市地、省直機關、電力系統,全部出臺了住房分配貨幣化方案,並根據實際分別制定了細則,而且陸續開始補貼。據統計,2002年發放住房補貼624.87萬元。牡丹江、大慶、齊齊哈爾、大興安嶺已經開始實施。省建設廳住房制度改革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其他地市也將全面啟動住房分配貨幣化。
令人欣喜的是,頗為困難的企業住房分配貨幣化也取得了進展。黑龍江日報報道說,全省13個市地全部出臺了《企業住房分配貨幣化指導意見》,為企事業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采取的形式、補貼標准、有無房職工的界定、住房補貼資金來源、解決職工住房的渠道及模式提供了政策依據。各市地還通過政府出臺政策,利用自用土地采取集資建房、定量補貼、提租補貼、合作建房等形式,解決職工住房問題。到目前為止,全省3000多家大中型企業中,已有200多家企業實施了住房分配貨幣化,佔大中型企業的7%%。
倍受關注的廉租房將給城市困難群體帶來改善住房的新希望。一般情況下,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在住房沒有達到當地最低標准的情況下,可以享受廉租房。目前,大慶、牡丹江市已建立廉租房制度。去年大慶拿出244萬元,為85戶居民解決了廉租房,並將600戶居民列入廉租對象。牡丹江市也為30餘戶居民解決了廉租房。
房改有苦衷
據省建設廳房改辦負責人介紹,實施房改貨幣補貼,要依據屬地化原則。也就是說,居住在哪個城市的居民,就享受那個城市政府制定的房改政策。比如,省直單位職工必須依據哈爾濱市的房改方案制定實施細則。全省每個地市都有自己的實施方案,不盡相同。
房改是一項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非常復雜的工作。房改最基本的工作是需要首先清楚掌握職工的住房情況,以此確定該怎樣對職工進行補貼,補貼多少。現在的難題是無法掌握職工住房的真實情況。以省直機關為例。省直機關向所屬廳局發放職工住房檔案,希望藉此了解職工住房情況,作為下一步兌現住房補貼的依據。但現在的情況是,住房檔案回收情況非常不好,只有10個廳局完成了這項摸底工作,其他廳局的情況全不知曉。
如果對這項最基礎的工作不給予重視,房改根本無法進行。因為房改辦只有根據這些基本情況,確定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按照省財政的收入情況,列入專項補貼資金。但現在連職工住房缺多少面積、補貼對象是誰都一無所知,房改自然也就進入了一種無可奈何的處境。
至於資金,住房補貼來源於3塊,財政補貼、出售公房款和各單位自籌資金。現在的癥結就在於原有的出售公房款已投入了住房的再建設,房補資金捉襟見肘。
房改欲上層樓
盡管困難重重,但誰也無法否認住房制度改革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為了讓這只『手』真正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既要有信心,更需要做許多艱苦細致的工作。在這方面,牡丹江市帶了個好頭。
牡丹江市4年來累計發放住房補貼和補助2.3億元,8821人受益於住房貨幣化改革,帶動個人購房支出8.23億元,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20.47平方米,帶動GDP平均每年遞增2.1個百分點。
請教『真經』,被告之:首先要精心設計、縝密謀劃,確保貨幣化實施方案的可行性和示范性。牡丹江市直機關的貨幣化方案20次修改易稿,最後使其變得具體可行。
好的方案只是描繪出一個藍圖,要使其變為現實,需要腳踏實地的工作。
狠抓目標管理。把各市、區的住房貨幣化改革納入政府目標管理,簽訂責任狀。
狠抓培訓,造就一批住房分配貨幣化的『明白人』。住房貨幣化對每個人包括房改工作人員都是一個新課題,為此,需要培訓先行,使工作人員真正成為房改的內行。
進行陽光操作,力求補貼發放公開、公平、公正。機關事業單位的補貼對象,必須通過配偶雙方所在單位公示、房改辦公示、日報公示後,纔能確定補貼資格。企業單位必須經過單位公示後,補貼資格方能認定。陽光下的操作讓廣大群眾心裡服氣,新舊住房分配體制自然實現了平穩過渡。
牡丹江市的經驗具有其『地方特色』,但作為全國房改先進單位,它卻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