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22日電21日11時許,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道裡區一海鮮批發市場。水產品真貨到底有多真?從事過水產業生意13年的穆先生向記者自曝『家丑』,透露了水產品市場裡的一些黑幕。
明蝦偽裝基圍蝦
穆先生坦言,酒店裡賣的基圍蝦大都是明蝦。基圍蝦呈黃紅色,明蝦呈藍黑色。另外,真正的基圍蝦身上有一些斑點。
黑龍江省水產部門人士介紹,基圍蝦在8攝氏度以下不易成活,所以冬天較少,而市場上的基圍蝦大多是從福建、廣東等地空運過來的,成本比明蝦貴1倍左右。專家指出,明蝦的學名叫『中國對蝦』,基圍蝦的學名叫』新對蝦』,它們外觀很相似,但明蝦的額角上下都有小刺,背上的殼稍薄,而基圍蝦的額角上下沒有小刺,殼很硬且身體偏小。
甲醛為海鮮整容
12時許,記者在暗訪中發現,去年媒體披露的水發產品使用甲醛保鮮的現象仍然存在。穆先生的弟弟小森說,現在從南方運來的好多冰鮮產品都注入了甲醛,因為從那邊運來時好多海鮮都會死掉,而死後的魚和蝦顏色灰暗非常難看,注入甲醛可以保持鮮艷、漂亮的形狀,一般行裡的人都知道。
據哈爾濱市衛生防疫站有關人士介紹,甲醛是一種對人體極其有害的物質,一些不法商販為了使自己的海鮮產品保持色澤鮮艷便注入甲醛,起定型作用。定型的產品增加了水分,賣的時候重量就增加,這樣就可以牟利。
據穆先生透露:給水產品拋冰也是常見的一種手段。一般買回來的水產品,如帶魚當時稱的分量是正確的,回到家再一稱就會少秤。因為在這些水產品表面拋了一層冰,拋冰之後的水產品被加重了原分量,一般會加重兩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