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電采訪中,聽到許多企業這樣評價:博士後工作站是一塊『金字招牌』,代表著企業的科研開發實力。信諾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左志偉直截了當地說:『我們公司要開發出佔領國際市場的產品,就要吸引國際人纔。工作站,就是我們吸引人纔的手段之一。』
博士後工作站除了幫助企業吸引人纔、讓企業立於科技制高點,還成了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一張王牌。
然而,也有一部分企業,將博士後工作站僅僅當成了一個『招牌』。在已經建站的32家企業中,大慶油田博士後工作站已有幾十名博士後進站,而有的企業建站數年,卻至今未招來一個博士後。他們往往是在設站時積極性非常高,但設站後就沒有消息了。但在企業各種廣告中,卻大肆宣傳設立某某博士後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真的成了他們的招牌。
更有一部分企業對建站和招收博士後缺乏熱情,當省博士後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登門向其介紹設站的意義時,回答往往是:『企業現在處於困難時期,經費緊張』;或者『我們有自己的科研人員,實力很強,建不建站作用不大』。
國家人事部規定,對設立企業工作站的要求是大型、特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具備技術中心或健全的研究開發機構、高水平的科技人員隊伍和高水平的科技項目、較強的經濟實力。在這方面,國有企業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在我省,恰恰是一些急需人纔的國企設站積極性缺乏,民營企業則積極性相對較高。
『究其原因仍然是個認識與責任心的問題。』省博士後管理辦公室主任欒生德告訴記者,許多企業表面上大喊重視創新,實際工作中卻經常忽視它,或者自恃擁有暫時的優勢而不思創新。有的老總甚至不了解博士後進企業的意義何在。在這種觀念支配下,他們只看到建站和培養人纔需要經費,卻看不到高層次人纔對企業的長遠影響。尤其是某些國企管理者只重視本屆政績,不管長遠發展,怕增加額外投入,更使企業建站速度緩慢。
據了解,雖然目前黑龍江省企業博士後工作站的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但南方省市已逐漸認識到工作站對企業科研工作與吸引人纔的效應,爭相要求在本企業設立博士後工作站已成為企業間高層次人纔爭奪的最高形式。如果我省企業再不提高認識,這個能夠為企業、為我省打造人纔高地的機會將再一次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