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伊春3月3日電2002年,伊春市超額完成了民有林營造任務。全市共營造民有林7.5萬畝,為計劃的136%。
加強領導、深入發動,營造了良好的民有林發展環境。去年,市委、市政府把發展非公有制林業擺上全市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列為市委、市政府30項重點工作之一,多次聽取民有林落實和進展情況匯報。營林、資源部門將民有林作為去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春造前,兩次召開全市營林處主任會議,對民有林營造工作進行專項部署。春造後,及時召開了民有林工作總結會和研討會,並多次牽頭組織召開了資源、計劃、銀行、保險等有關部門參加的推進民有林協調會。各區(局)也把發展民有林納入首要工作來抓,成立民有林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乾部包點責任制,出臺優惠政策。南岔局組織人員到職工家中面對面算細賬,使職工切實感受到發展民有林的好處;新青局積極動員鼓勵職工及有能力的人投資改造低產低價次生林營造民有林。寬松的環境和優惠的政策,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營造熱情。上甘嶺局新春木業有限公司投入6萬多元營造民有林400多畝;鐵力市農戶在沒有任務的情況下,主動在田間地頭找地塊栽樹。發展民有林已在各地、各部門及廣大群眾中取得共識。
完善措施、精心指導,加大了民有林推進力度。一是加強技術指導。春造前,市營林局對各區(局)的200多名各類營林技術人員進行了4期崗位業務培訓,編制下發了《伊春國有林區人天混合更新技術規定》等3個生產技術及驗收標准。資源部門出臺了《私有林權屬認證檢查辦法》,有力地規范了生產操作行為。春造期間,市營林局派10個工作組與基層營林處人員一道,深入生產一線跟蹤檢查指導。由於退耕還林農民營林生產經驗不足,主管部門便到田間地頭,從適地適樹、造林密度到生產操作逐項進行指導;紅星、桃山等局根據資源清查和立地條件,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幫助造林戶確定地塊的樹種和經營措施。二是狠抓了任務、苗木和政策落實。在計劃落實上,營林局及時召開了任務對接會,分解落實計劃。各區(局)按照責任制的要求,將計劃分解落實到各場(所),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明晰;在苗木落實上,針對今年苗木十分緊缺的現狀,各單位和營林部門優先安排個體造林苗木,市營林局僅為地方林業個體造林戶就平衡苗木近600萬株。嘉蔭縣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為農戶墊付苗木款70餘萬元;在政策落實上,資源部門在烏馬河、桃山局分別召開了營造民有林現場確權發證儀式,專門成立了私有林權屬認證檢查組,對全管局已上報申請的1295戶168460畝民有林進行了現地核實,並頒發了權屬認證書。三是加大扶持服務力度。營林部門先後出臺了優先安排地塊,無償提供調查設計、技術指導、檢查驗收、檔案管理服務、按成本價提供苗木等優惠政策。湯旺河局在造林者暫沒有經濟收入時,暫緩收取林地使用費、苗木費。嘉蔭縣春造前借給兩名營造大戶每人10000元的生產啟動資金,並免收林地使用費,極大地鼓舞了群眾營造民有林的熱情。
立足實際、穩步發展,營造民有林呈現良好的態勢。2001年全市營造民有林5.6萬畝,其中90%以上的面積都集中在南岔、紅星、湯旺河等少數幾個單位,全市民有林整體發展水平很不平衡。去年,由於各級政府和部門的高度重視及真抓實乾,使這一狀況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各單位全部完成計劃,桃山、紅星、新青、南岔等單位超額完成計劃的50%以上。特別是地方林業部門緊緊抓住工程造林的有利契機,把民有林作為一項致富工程來抓,使民有林得到了快速發展。嘉蔭縣今年營造500畝以上的民有林業主就有8戶,鐵力市今年新增民有林業主118戶,營造超過50畝的有29戶,全市參與營造民有林的戶數達560餘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