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高錳酸鹽』造出飲用水 馬軍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2003-03-04 14:20: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3月4日電只需在污染比較嚴重的飲用水裡加一定量的氧化劑,就可以去除水中藻類、嗅味、有機物等有毒和致癌物質,這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馬軍博士及其課題組研究的高錳酸鹽復合劑除污染技術的獨特魅力。此次在200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馬軍主要完成的《高錳酸鹽復合劑除污染技術》在一等獎空缺的情況下,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從馬軍剛剛考取碩士研究生的那一天起,是導師李奎白院士引導他步入了飲用水除污染這一科技領域。在後來認真、翔實的調研中,馬軍了解到我國90%%以上的城市水領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我國目前采用的傳統水處理工藝主要是適用於處理未受污染的水,難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一些有害物質,特別是致癌、致畸等有機污染物仍殘留在應用水中,直接威脅著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與此同時,國外通用的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或兩者聯用的除污染技術,因其價格昂貴、投資大、運行費用高,又一直難以在我國推廣應用。如何走自己的路,研究出一套成本低、效果好的水污染處理技術,讓大家喝上優質的飲用水?馬軍教授最終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確定在了『淨水』這一片科研領域裡。

    為此,馬教授和他的課題組成員們經過了近二十年的研究,發現在一定的條件下,往水中投入以高錳酸鉀為核心的高錳酸鹽復合劑可以強化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同時利用反應過程中形成的中間態成分的氧化和吸附,可以強化除有機污染物、強化除藻、除臭、除色、除濁等,並可有效地控制氯化消毒副產物生成量。而且,這項技術不改變現有處理工藝流程,不增加大的附屬設施,既適合於新水廠建設,也適用於現有水廠改造,可充分利用水廠現有工藝流程與設施,有效地提高飲用水水質。經過幾年的生產應用,他們已經在不同地區、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幾十座水廠、水站廣泛應用了該技術。

    在近二十年的科研生涯中,馬軍教授獲得國家級、省級科技獎勵近十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九十多篇。目前,在『淨水』這片科研領域裡,馬軍教授並沒有停留腳步,他正在向飲用水更深化的處理技術方面不斷地探索。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