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3月5日電別人幫助人,獻的是愛心,而市通信公司河圖分局鄉政營業廳的張彩傑幫助人,獻的卻是『真心』———她幫助別人時,不願意讓受幫助的人知道。
去年夏天,一位老大爺顫顫巍巍來到營業廳,拿出87元零錢小票,說家裡的電話因欠費停機了,要交費開通電話。張彩傑一查,老大爺家的電話沒打幾次,欠的是好幾個月的月租費和滯納金,加一塊100多元,87元根本不夠開機。張彩傑如實相告,大爺一聽眼淚下來了。老人說,自己孤寡多年,住在顧鄉的『幸福公寓』裡,生活大部分都靠政府和單位照顧,就電話費、電費得自己交。他多年沒收入,安部電話輕易不敢打,就是為自己有病有災時打個『120』、『110』、或者『跟單位要個錢』用的。如今這電話一停機,就斷了跟外界的聯系。張彩傑一聽就要給老人把錢墊上,但老人要強,說什麼也不同意,囑咐說『能跟領導說減免就減免,不行就算了。』然後就走了。張彩傑按照電腦顯示得知老人叫張德,從身份證登記號得知他出生在1913年,今年正好80歲。張彩傑多方聯系,知道眼下局裡沒這方面的減免政策,為去掉老人心病,她自己出錢給老人交足了話費開了機,事後她給張大爺打電話,告訴他『給你減免了!』自己卻一個月一個月地給老人付電話費直到現在。
記者采訪張彩傑時得知,她母親多病沒收入,父親去世10年了,娘倆生活得並不富裕。問她為啥還要拿有限的工資給不相識的老人付電話費?小張實在地說:『20多元我哪兒都能省得出來,但這點錢卻能開通老人的「救命線」,我覺得值……』本報記者 晨陽
編輯點評:綜合很多『身邊雷鋒』的事跡,我們會發現,許多人在這麼做的時候,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學雷鋒』,小張也是這樣。她幫助別人時不想讓人家知道,也不求別人感謝,這種助人為樂的品德很朴素,很高尚,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比起眼下某些人熱衷自我炒作的那些華而不實的『愛心秀』,小張的精神猶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