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3月15日電今年『3·15』,哈爾濱市工商系統在對所罰沒的所有假冒偽劣商品經過嚴格的篩選分類後,對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假貨也不再是簡單的付之一炬。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對假冒偽劣商品的『綠色銷毀』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工商局:假貨並不都要燒
10日,哈爾濱市工商局公平交易處的代處長對記者說,今年『3·15』該局預計銷毀的假冒偽劣商品多達13大類、128個品種,價值1083餘萬元。但只有其中無法回收利用的假貨,纔會在指定的垃圾處理廠進行銷毀。而一些質雖劣卻仍有利用價值的罰沒品,將統一交由哈市財政局的罰沒辦處理,實行『綠色銷毀』。
環保局:『一把火』污染重
據哈爾濱市環保局有關人士介紹,用一把火燒毀假冒偽劣商品的方式會對大氣、土壤及水環境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
環保專家建議,有關部門在銷毀假冒偽劣商品時,應采取『綠色銷毀』的方式,對非法書籍等可回收的商品,予以回收利用;對不可回收的商品,應以砸、碾、軋等不產生環境污染的手段予以銷毀,或者用專門的垃圾焚燒爐燒毀。
垃圾發電廠:假貨能環保『消化』
據了解,哈爾濱垃圾發電廠完全有能力環保『消化』可產生毒廢氣及有毒有害物質的假冒偽劣商品。該廠的廠長王亥說,該廠初步達成了垃圾變廢為寶、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的水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