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3日電 本報2日《蘭西47萬人半年買水喝》一文見報後,在蘭西當地及省城各界引起強烈反響。蘭西縣老百姓、政府職員及省環保局、省水利廳有關人士分別發表看法。
蘭西鎮居民韓華對記者說:『這篇報道客觀真實地反映了蘭西老百姓目前遇到的實際困難,反映了我們的真實心聲,我們希望通過這篇報道能夠加速解決蘭西水資源匱乏和水污染嚴重的問題。』
黑龍江省水利廳農田水利管理總站李站長介紹:省政府申立國副省長曾於2001年和2002年兩次到蘭西縣燎原鄉等人畜飲水貧困地區實地考察,並現場責成省水利廳協助蘭西縣解決貧水和水質差的問題。今年春季,農田水利管理站已根據國家計委和水利部的統籌計劃將100萬元應急抗旱資金劃撥到蘭西縣。李站長稱掌握蘭西縣的缺水狀況和目前正在開發第二水源的情況,他認為當地必須籌集到全部2600萬元資金的80%%纔適宜開工,他建議蘭西縣政府積極采取融資和引資的辦法來解決經費缺口問題。他說全省類似的缺水城鎮還有雞東和樺南等地,但蘭西的情況比較典型。
黑龍江省環保局污染控制處張女士說,文章見報當日上午,他們即責成綏化市環保局根據文中提到的呼蘭河水受污染問題進行調查。如發現有不合理工業廢水對河流的污染排放情況,將立即要求廠家停產整頓,同時應根據現有條件對污染源進行科學治理。張女士說:『呼蘭河水確實是有污染,這與經濟狀況有很大關系。據了解,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對呼蘭河的排放比例為6:4。按規定,無論是生活廢水還是工業廢水的排放都必須經過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後纔能進入河流,但一個污水處理廠的造價高達上億元,黑龍江的中小城鎮政府和企業很難有那麼多的資金對此予以支持。他們早在幾年前就已提過建污水處理廠的建議,但因費用問題而遲遲得不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