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馳名商標數量為零  哈爾濱市商標陷入『短視泥潭』
2003-04-07 10:02: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7日電截至2002年2月,國家工商總局先後共認定中國馳名商標293件,上海30件,青島6件,濟南3件,沈陽3件,黑龍江僅有完達山(乳制品)、紅星(奶粉)2件,哈爾濱馳名商標的數量為零。

    近年,哈市的注冊商標數量總體上有進步,但是量少質低,佔全國注冊商標的比例很小,同其他城市比有一定差距。目前,哈市現有商標數量僅及沈陽的55%,成都的60%。這在強調知名度的市場競爭中,顯然處於不利的位置。哈市工商局商標處的有關負責人認為,哈市的知名商標所以少,尤其是馳名商標為零,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企業的品牌意識淡薄,一些企業經營者,特別是個體私營企業短期經營意識明顯,不願投資實施商標戰略,特別是創品牌意識不強。據了解,哈市的一些國有企業的老總們通常更多地關注企業重組、合資等方面,對商標戰略實施則不夠重視,無意也不願把精力放在商標品牌經營上。哈市近一兩年就發生過多起知名商標被人搶注、又不得不花大價錢買回來的事,使得一些優質產品知名度不高,市場銷路不暢。

    10000件與20%

    據了解,現在哈市使用注冊商標的企業由改革前的300多家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家,涵蓋了全部類別和服務項目。光宇集團、哈飛公司、三精藥業等企業正在積極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哈市有效注冊商標雖然突破了萬件大關,但是哈市使用注冊商標的企業僅佔哈市企業總數的20%。

    那些注冊未使用的商標反而讓企業蒙受了不小的損失。采訪中了解到,哈市企業爭創品牌的積極性並不高,很多企業並非不知品牌是企業的生命線,但卻不願意讓自己拋頭露面,害怕遭遇侵權使自己的產品受到影響,另外還擔心無休止的亂攤派。哈市工商部門在對企業走訪時發現,一些企業被這兩種情況深深地困擾著,哈爾濱鍋爐廠生產的一些產品在南方的一些地方就被『克隆』。在2002年查處的448件商標違法案中,假冒全國馳名商標和省、市著名商標的案件就佔查處商標案件的40%。

    哈市一些企業為防止被侵權,哈慈股份、哈藥集團、北亞集團等上市公司,實行全類、全標及防御商標注冊,開創了哈市商標注冊的先河。2003年開始,將哈市列入東北三省的重點商標保護網擴展到北方十城市和地區,以加大哈市商標在外地的保護力度。

    200件與2000元

    從2001年開始,哈市申請商標注冊人的主體不斷發生變化,已延伸到股份有限公司、高科技企業、私營企業以及農村專業村屯。2002年私營股份制企業注冊商標較去年呈繼續上昇態勢,達200多件,佔總數的20%以上。隨著電視劇《劉老根》的熱播,『劉老根』成搶手貨,哈爾濱一企業花2000元搶先申請注冊了『劉老根』商標,申請的30類商品中包括咖啡、糖、非醫用營養粉、谷類制品、冰淇淋、食鹽、調味醬油等。自個人被許可注冊商標以來,哈市企業商標意識明顯增強,許多還辦理了全類注冊,商標注冊的產品門類不斷擴大。但與外地一些城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2002年,北京地區申請注冊的個人商標數就達上千件;截至去年底,浙江省的注冊商標增加到12萬多件,全省企業共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辦理了2000多件涉外商標注冊,許多企業還辦理了全類注冊。

    哈市工商局商標處副處長靳玉傑分析說,哈市部分企業已經認識到商標這個無形資產,但是還沒有營造出與之相配套的氣氛。多數企業還是把商標當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商標尤其是著名(馳名)商標不單可以產生切實的經濟效益,重要的是它還可以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但有關人士認為,過去有關方面對培育馳名商標、著名商標,推廣名牌產品的引導、扶持欠力度,且缺乏戰略部署和全盤考慮,也是導致企業不重視商標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背景資料

    1983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開始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規范和調整商標使用的法律,開闢了我國知識產權立法的先河。商標法實施20周年來,我國在商標立法和執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對於保護商標專用權,促使生產、經營者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維護商標信譽,維護消費者、生產者、經營者利益,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2001年12月1日新的《商標法》開始實行。1982年年底,哈市有效注冊商標僅有600件,2000年年初,哈市有效注冊商標已達到6600件,到2002年年底,突破萬件大關。哈爾濱卷煙廠、哈藥六廠注冊商標數量都達到百餘件。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