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月10日電在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門診一樓有一間特殊的診室———青春期門診,或許因為診室名稱和牆上貼著的性保健知識介紹,這間診室讓人多少感到一點神秘。前來領孩子看病的家長,也多是左顧右盼,眼光流露戒備。對此,常年出診的於泓副主任醫師則不以為然:『給兒童看生殖器發育,應該與看其它部位疾病一樣自然,看病可不要受傳統觀念束縛。』
這間診室成立於2001年5月8日,第一年就診病人600多人次,第二年就突破4000人次,今年估計要突破5000人次。其中年齡最大的24歲,最小的則是剛出生的嬰兒。患者中,女性比例約在70%%左右。假期是就診高峰。
外陰炎佔五成
外陰炎應該是成年婦女的常見病,然而,低齡女患卻佔青春期門診的50%左右,其中,70%%的性早熟女孩伴有外陰炎。
據於泓介紹,比例相當高的女孩外陰炎都是意外被發現的,她們中有的患病三四年未治愈的很常見,病史最長的達九年之久,反映出家長忽視孩子生殖器發育,並存在治療誤區。
兒童患上外陰炎與衛生習慣有關,總洗和總不洗都會給患病埋下隱患。有的母親關心過度,總給女兒洗,甚至一天要洗上兩三次,皮膚粘膜被搓壞,造成局部破潰、糜爛,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就會『乘虛而入』。
曾有這樣一個病例,一位母親得知4歲的女兒患上了外陰炎,知道高錳酸鉀可以治療該病,便擅自做主將藥片碾碎後,直接抹到女兒的外陰紅腫處。結果女孩的外陰被燒得皮膚壞死。此外,家長們的『土法』治療也是五花八門,用鹽水、醋、鹼、香油等清洗,由於濃度搭配不當結果弄巧成拙。還有的糊涂母親將自己的外用藥物,給女兒使用,因為這些藥物中往往含有性激素,導致兒童性早熟。
10月女嬰來月經
近些年,兒童性早熟現象凸顯,不少專家為之呼吁,而家長更為兒女發育太早深感懮慮。『事實上,遏制這種現象進一步發展關鍵在於家長、學校。』於泓說。
女孩月經來潮的正常年齡應該在12歲?13歲之間,可於泓卻遇到過一個只有10個月大的女嬰來了月經。原因是母親在孩子生後6個月時,開始服用含有雌性激素的避孕藥,4個月後,服藥惡果通過哺乳在女兒的身上顯現。萬幸的是,孩子的性腺軸沒有啟動,否則家長、孩子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治療費用也將達二十幾萬元。於泓曾統計過,5歲以內來月經的女孩佔月經異常來臨女孩總數的5%%左右。
近日,一個5歲男孩前來就診,小小年紀,生殖器卻與常人一般大。他出現喉結,聲音改變,面貌看去非常成熟,但行為卻與同齡孩童一樣幼稚。經測定,他的骨骼發育相當於14歲?15歲之間。雖然1.29米的身高超出同齡兒童,但他的生長潛力已經錯過。家長反應,孩子剛出生陰莖就大,一年前發展迅速。經過檢查,於泓認為這位患兒先天缺少一種?,腎上腺皮質增生,體內分泌雄性激素過多。
補品催生性早熟
性早熟原因來自多方面,主要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
內源性:是由於自身疾病導致的性早熟。如頭部腫瘤、外傷、炎癥、放化療、手術、顱壓增高;原發性甲狀腺低下;腎上腺皮質增生、腎上腺腫瘤;卵巢或睾丸病變等都可能引起。
外源性:誤食避孕藥。有的家長將避孕藥放在明處,兒童好奇誤服。有一位農村計劃生育負責人,家裡存放避孕藥,7歲的女兒當作糖豆吃下,後來孩子出現性早熟,乳房和外陰都發育,相當於11歲的女孩。
誤抹成人用化妝品及外敷激素類皮膚外用藥。一些豐乳霜等成人化妝品中含有雌性激素,有的兒童看到母親使用好奇,便模仿著涂抹,結果出現乳房發育等性早熟跡象。
濫給孩子服用補品。家長不惜代價健康投資,其中存在問題最多便是盲目補鋅補鐵和增高助長。一些補鋅制品屬於性激動劑,有促進性發育作用,不能過量進補。曾經有一個14個月的女孩異常來月經,乳房也有增大,便是大量補鋅所致。另外,有的增智品中含有營養腦細胞藥物,有的助長品中多半含有雄激素類藥物,兒童長期過量服用,骨?提前閉合,反而影響身體的生長發育。
過多食用催長藥物喂養的動物肉類和催熟的蔬菜水果也能引起性早熟。有的飼養者謀求經濟利益,在禽畜飼養時過量添加催長成份,兒童偏愛肉類,大量催長物質由此積聚在人體內,促使兒童性早熟。一位養雞專業戶的7歲兒子睾丸增大,其原因就是孩子愛吃自家養的『助長雞』。有的農村孩子,甚至誤吃豬、雞飼料。
經動物實驗證實,人參蜂王漿、蜂蜜、花粉、蠶蛹、初乳中等含有性激素。有的高鋅食品及某些膨化小食品、飲料,都是性早熟的危險因素。
除了內源、外源因素外,導致性早熟還有其他原因。
受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各種傳媒,如電影、電視、報刊、網絡中與性有關內容增多,兒童耳濡目染,促進『心早熟』,繼而性早熟。
性早熟引發性犯罪
性早熟對個人、家庭乃至社會危害非常大。
性早熟者會出現早衰。生殖器炎癥疾病發病機會增加。性早熟的兒童因骨?提前閉合,會影響孩子終生的身高,對以後的擇業、擇偶產生影響。
性早熟者心理發育異常,如焦慮、煩躁、孤僻、自卑,學習生活受到影響,學習成績、認知能力明顯低於同齡兒童。還會引發性心理異常,發生性傷害、早戀、早孕、早婚;性攻擊、性犯罪因素增大。一位只有13歲的男孩經常聽到別人灌輸性方面的內容,竟寫下一個同性戀死亡計劃,其內容包括時間、步驟、感受等等內容。令人深感震驚。
性教育滯後性早熟
於泓稱,家長總認為孩子小,主動為孩子檢查生殖器官的很少,也就佔門診量的5%左右,大多都是出現了嚴重癥狀後,纔來就診。
目前出現的孩子們性知識貧乏和性恐慌意識現象,一是性教育開展得太晚,相對現在孩子的早熟來說顯得滯後;二是性教育開展得不夠『透』,性教育課本內容陳舊,主要停留在健康教育的層次上,對懷孕、性生活等知識遮遮掩掩,有中學生戲稱:『我們知道的老師就教,我們想知道的老師卻不教。』
對此,於泓則認為,家長和學校突破傳統束縛,從正面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