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埠便利店,離便利有多遠?
2003-04-16 14:42: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16日電目前,哈爾濱零售業大戰已經進入白熱化,在本土超市與洋超市過招之時,人們往往忽略了離百姓最近的便利店。

    有沒有真正的便利店?

    『目前,哈爾濱的便利店不能說是標准的便利店,達不到便利的要求。』哈爾濱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玉斌在談到目前哈爾濱便利店的現狀時這樣認為。目前,在我市冠以便利店名頭的不少,但是真正達到便利店標准的卻微乎其微。據張玉斌介紹,目前國際上有三種零售業態:大賣場、會員店及社區店,這三種業態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進入細分市場。目前進駐我市的外資零售業主要以大賣場為主,像日本的7-11以及臺灣OK店則是社區店的代表。社區便利店主要是為日常生活服務的,在這裡可以買到報紙、文具等等,家庭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用品在這裡都應當體現。其主要特點就是連鎖,只有這樣纔能上規模,從而降低成本。

    在上海,聯華便利店提供的服務項目還有很多:代收電話費、手機費、水電煤氣費、彩擴衝印、投幣電話、乾洗衣服等。而在杭州,便利店還代售彩票、演唱會票、旅游門票、報刊等。在便利店發展較為成熟的海外,便利店還可以洗衣、發傳真、交水費、電費、煤氣費、保險費,有的地方甚至還可換手機卡。

    有專家認為,便利店僅靠出售商品無法在激烈的業態競爭中取得優勢,它必須開發連鎖店鋪網絡的附加價值,即擴展其服務功能。日本的7-11便利店之所以成功,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將店鋪網絡視為一條高速公路,不僅自己的車(商品)在這條路上通行,也吸納其他車輛(服務)在該條路上行駛,不過收取高速公路費罷了。

    為何便利店不夠便利?

    張玉斌指出,哈爾濱的便利店不夠便利的首要原因是連鎖化程度不夠。便利店必須開發連鎖店鋪網絡的附加價值,但是,這種附加價值的開發必須以便利店網絡遍及社區為基礎。

    按照便利店發展規律看,每3000人就需要一家便利店。以哈爾濱市市區人口311.80萬計算,哈爾濱至少需要1000家便利店,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市的便利店不足200家,每個社區根本達不到擁有一家便利店。

    哈爾濱的便利店啟動比較晚。張玉斌介紹,在上海,便利店到處都可以看到。上海是個商業城市,從1995年開始便利店就大量發展,北方相對來說比較晚。

    哈爾濱便利店如何發展?

    為什麼便利店遲遲沒有成為哈爾濱市場上的主流?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便利店的發展和城市的氣候有關系,在城市平均溫度高的地方,便利店數量會隨之增多,並且銷量也會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而城市的平均溫度低,人們的戶外活動少,銷量就會受影響。哈爾濱是一個四季溫差變化較大的城市,24小時便利店在冬季並不適合。

    目前哈爾濱還沒有形成標准的便利業態專業性的公司。市區的一些連鎖超市、倉買應該算是便民店,他們的營業面積、商場布局不能成為便利店。聯華快客已經進入北京並飛速擴張,日本的7—11也進入北京,它是一個國際化、專業性、標准的便利業態的公司。

    對此,張玉斌認為,發展便利店,靠自己摸索也是一條路,但是發展較為緩慢。哈爾濱想發展便利店最好的方式還是應該以引進為主,引進那些先進的、已經發展成熟的國內或國際著名的便利店,這樣能夠迅速提昇哈爾濱社區便利店水平,對提昇哈爾濱社區便利店向國際化方向發展大有益處。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