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17日電 從1983年4月17日發生在哈市道裡區河圖街的火災,到今年2月2日發生在哈市道外區天潭酒店的大火,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吞噬。20年來這些血的教訓給人們敲響了警鍾。
自『2·2』大火以來,黑龍江晨報記者對哈市的大型商場、醫院、批發市場、快餐廳、量販式KTV、股票大廳、客運站、火車站、地下商業街、裝飾材料城,以及農貿市場、酒店、婚紗影樓等130餘家公眾聚集場所進行歷時一個多月的暗訪。發現這些每天聚集了大量人群的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情況不容樂觀,突出表現為:硬件設備不健全、從業人員消防意識淡薄、職能部門管理不到位。
硬件設備不健全
在顧鄉大街上的一家火鍋超市,後灶的消防栓裡面既無消防水龍頭也無水帶。在哈市南崗區的一家醫院,『供應室』和『血庫』旁的2個消火栓都是空的……
在位於哈市南崗區的一家股票交易大廳內,記者發現,在這些為數不多的消防設施裡面,還摻雜著超期服役的滅火器。而附近的一家快餐廳裡,沒有消火栓、噴淋、煙感、指示標志等消防設施。
一位飯店經理解釋,一些場所在沒有投入使用前,房屋的消防條件就不過關,而經營業者考慮的只是經濟利益,不願意增加投入,碰到檢查就少花一點兒錢草草應付了事,有的乾脆就將原來的空消火栓紋絲不動地擺在一邊,當『花瓶』欣賞。而一些使用超期服役滅火器的經營者則以『正要准備更換』作為借口。
從業人員消防意識淡薄
記者在一個多月的采訪中發現,一些從業者的消防意識淡薄,對潛在的消防隱患熟視無睹。
記者在哈市南崗區光芒街的一家證券股票交易大廳看到,一些吸煙股民在保安的眼前吐著煙圈,卻無人管。記者在位於學府路的一家體育用品商店看到,過道裡堆放著大量鞋盒子和體育器械,將顧客通行的過道擠得十分狹小,有的地方寬不足一米。位於道外區北馬路一批發市場三樓的風味快餐廳裡,一名服務員告訴記者,快餐廳開業快兩年了,由於沒有煤氣管道,所以只能每天都使用液化氣罐。旁邊的服務員還補充說,市場把各種關系都疏通好了,所以從來沒人來查沒人來管。在位於尚志大街上的一家證券有限公司,寬敞的大門只開了兩小扇。一名保安告訴記者,為了防止股民偷開消火栓旁的空調,便將其鎖死了。
采訪中,一些經營者對消防安全的淡漠令人震驚。記者曾問一位商場經理,如果發生火災怎麼辦?這位經理茫然地看了看商場內擁擠的通道說:『這裡沒人放火,怎麼會著火。』
職能部門管理不到位
在采訪中,無論是在飯店就餐的人還是在商店購物的人,當他們談起『2·2』特大火災事故或是哈市現在消防狀況時,都認為職能部門管理不到位是哈市消防隱患常存、屢屢發生大火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目前的消防管理工作分哈市消防支隊、各區公安分局防火科和派出所三級管理,各負其責,消防支隊指導各區公安分局防火科和派出所的防火工作。在『2·2』特大火災事故後,哈爾濱市消防支隊組成1569個檢查組,檢查了8200餘家場所及部位,發現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4745件。
面對公安消防部門大張旗鼓的檢查和『豐碩的戰果』,家住哈市道裡區的李博文說,從『4·17』河圖街大火後,哈市每發生一次大的火災,都會進行一番聲勢浩大的防火檢查,而且必然會查出一系列隱患。這次『2·2』特大火災事故發生後也不例外,哈市的消防部門又開展了大排查、大整治活動,發現問題不少、隱患很多,但是為什麼一定要等到付出了慘重代價後纔進行這樣的檢查,難道平時消防部門發現不了消防隱患嗎?目睹了『2·2』大火的市民劉玉德激動地說,他是親眼看到一個個冰冷的鐵柵欄擋住了被圍困者的逃生路。這些抬頭便能看到的鐵柵欄明晃晃地掛在室外,如果消防部門管理到位,早一點拆除鐵柵欄,也許就不會造成這麼慘重的後果。曾長期從事消防安全檢查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哈市消防工作欠賬較多,隱患比較嚴重,在一些公眾聚集場所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裝修,致使一些建築防火等級降低,火災危險性不同程度被提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場火災逐漸會被哈市的人們淡忘,但是火災給死者和傷者的家庭留下的創傷卻是難以撫平的。願公安消防部門對隱患常抓不懈,為哈市人民創造一個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