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19日電《劉老根》火了,明星趙本山也成了某家東北酒的代言人,黑龍江的白酒也借著這股東北風火了一把。
目前,黑龍江省白酒市場2/3的份額為地產白酒,而在河南、河北、天津、山西、內蒙古,黑龍江省的白酒也有很好的市場份額。
然而,黑龍江省地產白酒主要以低檔酒為主,高檔酒市場份額很小,並且在全國品牌知名度也不高。地產白酒何時靠自己的名牌闖出一番天地,成了許多人的願望。
地產白酒品種多名牌少
目前,黑龍江省內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白酒企業165家,而生產出的各種品牌的白酒則不下千種。如一家成立纔兩年多的白酒企業,現在已擁有30多個白酒品牌。
但對企業而言,牌子多了管理難度自然加大,難度加大往往導致管理松懈,管理松了質量就難保證,質量難保證銷量就要受影響,銷量不好就又換品牌了……如此惡性循環,自然很難樹立起知名品牌。
地產白酒天然是好酒
『我省白酒取自東北大米,純糧食釀造,天然是好酒。外省一些酒廠為提高酒的質量,還特意從我省買糧食作原料。』提到地產白酒,省酒業協會會長栗永清不無自豪地說道:『黑龍江出好糧也出好酒,黑龍江白酒應有自己的名牌和自己的市場。』
的確,黑龍江省並不缺乏好酒。截至2002年10月末,黑龍江省已擁有健字號白酒2種、准字號白酒16種、綠色食品酒5種。然而,這些白酒在我省銷往外省的6萬噸白酒中幾乎難覓蹤影,甚至在黑龍江省的白酒市場上也難得一見。好酒沒叫響好品牌,『養在深閨人不識』成了省內一些優質地產白酒難以佔領市場的重要原因。
地產白酒缺能人指點
市場競爭的基礎是企業實力,競爭取勝的關鍵是人纔。目前,黑龍江省白酒企業急缺宣傳策劃、市場營銷和包裝設計等方面的人纔。尤其是高素質企業領導者的缺乏,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1997年,黑龍江省酒業協會在四川召開的全國糖酒會上,以『黑土地、紅高梁、人實在、酒味長』為自己的酒作宣傳,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效應。然而省內沒有一家白酒企業想到注冊『黑土地』商標,結果這一商標被河南的一家白酒企業搶注,現在我省生產的『黑土地』白酒每年要付給對方一筆不菲的商標使用費。
目前,一些企業已經認識到了人纔的重要性,都在千方百計地培養、招聘各種專業人纔。沒有現代化的人纔就不會有現代化的企業,當黑龍江的白酒企業擁有了大批人纔時,地產白酒靠自己的名牌闖出一番天地的願望纔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