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4月23日電 『等這些小樹苗都長大成材,這裡就會變成一片綠色的樹林,寬五西就會徹底改變現在這樣飯都吃不上的窮酸相,到那時咱們的日子就沒比了!』1984年,32歲的佘樹德就任黑龍江省望奎縣蓮花鎮寬五西村黨支部書記。站在村西頭的一片荒山上,他這樣向村民們描繪寬五西村綠色和富裕的美景。
19年過去,小樹苗枝繁葉茂,寬五西真的變了樣,成了全縣的『首富村』。佘樹德也變了樣,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年輪一樣深深的印痕,那是他辛勞多病的寫照,更是他19年帶領群眾艱苦創業、勤勞致富的寫照。
面對著一個誰也不願接手的爛攤子和窮困潦倒的鄉親們,佘樹德在『就職演說』中說:『如果不能帶領全村人致富,你們就把我趕出寬五西!』
佘樹德剛上任寬五西村黨支部書記時,村裡到處是爛窪塘、土壘牆、草坯房。村上沒辦公室,學校沒教室,村民家裡沒電燈。群眾生活貧困,年人均收入僅100餘元,村集體還背著13萬元外債,支部書記一年間換了3個。
面對著這樣一個爛攤子,佘樹德在『就職演說』中說:『如果不能帶領全村人致富,你們就把我趕出寬五西!要想致富怎麼辦?沒啥竅門,就一個字:乾!』
佘樹德勾勒的美景打動了村民們的心,他們甩開膀子跟著佘樹德乾了起來。村西頭有一大塊三荒地,佘樹德與村乾部研究決定在那裡開荒造林。19年間,他們起早貪晚,成年累月埋頭苦乾,在荒山禿嶺上種下各種林木3000多畝,用汗水澆灌出片片新綠。如今,村辦林場的林木儲值已超過600萬元,而且每年增值55萬元,成了寬五西真正的『綠色銀行』。
佘樹德常對村民們說:『糧食要種好,這是根本。但光種糧還不行。』1996年,佘樹德摸准了種植月筧草能掙錢的信息,便鼓勵村民們種植。村民們怕擔風險不敢乾,佘樹德就帶領黨員乾部用自家的地試驗種植了300畝,當年純收入10萬元。轉年開始,佘樹德幫助村民們大量種植月筧草,高峰時種植面積3500畝,幾年來,全村僅此一項就純收入280多萬元。
令寬五西人嘆服和自豪的是:佘樹德如同『仙人指路』一樣,使村裡的經濟結構調整總是領先一步。面對糧食不景氣的現狀,村裡早早開始發展養殖業,如今,全村80%的農戶養豬,年出欄生豬3000多頭,純收入35萬元。看到村裡勞動力富餘的情況,佘樹德積極引導和支持村民們走出土地去闖蕩。1991年,村民王延軍帶著僅有的佘樹德『贊助』的500元錢到伊春市打工,如今滾雪球般地積累起150萬元資產。近幾年,全村三分之一村民外出淘金,累計收入600萬元。
經過19年不懈奮斗,今天的寬五西村已經成為擁有上千萬元資產、200萬元流動資金的富裕村。在經濟尚不發達的望奎縣,有三分之二的村集體負債運轉。相比之下,寬五西的成績愈發顯得來之不易。
佘樹德說:『寬五西這點家底是鄉親們汗珠子摔八瓣掙來的,我只有當好家的任務,沒有「可勁造」的權利。』
佘樹德上任之初,村裡『吃皇糧』的有17人。佘樹德大刀闊斧砍掉一多半,連他在內只留下5個人組成新班子。今天的寬五西人掐指算賬:19年來村裡節省下來的這項開支達數十萬元!
精打細算的佘樹德得了個『摳門支書』的雅號。在寬五西村,說起『摳門書記』,人人都能講出幾段故事。
上任第一天,佘樹德宣布取消村食堂和差旅費。有一次,佘樹德安排民兵連長替他去鎮裡開會,中午民兵連長和村會計在鎮上花10元錢吃了頓便飯,回來後問能不能報銷。佘樹德說,不報銷差旅費是村裡規定的,誰也不能破。你替我開會,飯費就由我來出,結果,10元錢由佘樹德和會計各承擔了一半。沒了食堂,來了客人誰分管誰領到家裡自費招待,不論哪級領導哪個部門來檢查工作,伙食飯一律是清水煮面條或小米飯土豆醬,佘樹德先帶頭,從不破例。19年來,寬五西村的招待費竟只有不足8000元。
記者在村裡采訪時,午飯就安排在佘樹德家裡吃過水面條加大蔥沾醬,佘大嫂特地炒了一盤自己在山野裡采的黃花菜,據主人講這是『破格兒』了。村婦女主任田鎖雲告訴記者,多年來,佘樹德家裡來客不斷,佘大嫂最多的一次一個中午做了五六頓『手?面』,但是他們家從來沒在村裡領過一分錢的補助。
村裡富裕了之後,佘樹德的精打細算作風沒有變。前年村裡建學校,除了請來幾個木匠、泥瓦匠,佘樹德和另外幾名村乾部成了專業建築工人,苦活累活都自己乾。到35公裡外的林場買木材,佘樹德親自跟車當采購員和裝卸工。裝完車後天已經黑了,佘樹德一算計住下來要花30多元錢,和司機一商量便連夜往回趕。走了不久下起了雨,山路變得泥濘,貨車一次次陷進泥裡,佘樹德在後面推著車走了大半宿。差200米進村時,兩個人再也推不動了,前來救援的鄉親們看到滿身泥水、已經站立不住的支書,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佘樹德常對身邊的人說:『過日子就要從一分錢一粒米算起。不是咱不懂得享受,但現在還遠遠沒到享受的時候。寬五西這點家底是鄉親們汗珠子摔八瓣掙來的,我只有當好家的任務,沒有「可勁造」的權利。』據統計,佘樹德上任以來,他和村委會一班人共節約招待費、差旅費等各項開支47萬元。
在佘樹德的心目中,群眾的利益是最高利益,也是他工作的不竭動力。村民們評價佘樹德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佘書記,沒啥說的』
寬五西村共有382戶,1677口人。記者在沒有任何人陪同的情況下,隨意走訪了一些農戶,談到佘樹德,我們聽到村民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佘書記,沒啥說的』。
佘樹德心中裝著群眾,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19年來,村裡沒讓農戶掏一分錢,由村集體出資先後通了電、安裝了程控電話,蓋起來25間標准化學校校捨。村裡實行『七免費』,即免收中小學生的學雜費、平安保險費、兒童防疫費、砂石費、照明線路維修費、火化費、村提留,近10年來,村裡這七項支出達70餘萬元;『五保證』,即保證按時為農戶提供種子、化肥、農膜、農藥和農機具。
盡管有『摳門書記』之稱,佘樹德對『該花的錢』並不吝嗇。對於寬五西村的老年人,元旦是他們最激動的節日。這一天,7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和有兒女撫養的老人分別可以從集體領取到700元和200元的生活補貼。老人們說:『樹德是咱大伙的好兒子。有他照顧,咱100歲也活不夠啊。』
郭志剛是一位村民子弟,如今已經以優異成績從黑龍江大學畢業。當年,他的父母雙雙病倒,小小年紀的他不得不告別課堂。這時,佘樹德帶著村乾部來到他家,佘樹德堅決地說:『地不能種村裡包,「飢荒」還不上叔叔替你還,治病沒錢村裡先幫解決。』
1995年,村民吳文有家被一把大火燒得精光,就在吳文有夫妻幾近絕望的時候,又是佘樹德帶領村乾部來了,用不到20天時間起早貪黑幫助吳家蓋起了三間磚房,還幫助吳文有尋找致富門路。如今,吳家靠做豆腐、養豬、釀酒,已成了村裡的富裕戶,年純收入四五萬元。
長期的超負荷運轉,使佘樹德患上了萎縮性胃炎、肝炎、膽囊炎、腎結石等多種疾病。就在接受記者采訪的一個多小時裡,佘樹德幾次疼得說不出話來。縣委書記『勒令』佘樹德在我們到的當天到省城醫院檢查治療,但因為一批備春耕物資在這一天到貨,佘樹德再次推遲了看病的時間。
離開寬五西村已是傍晚時分。裊裊炊煙浮動,小村一片寧靜。高空中,一個列隊飛翔的雁群掠過。佘樹德正像那只頭雁,在他的帶領下,寬五西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