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煤炭行業峰回路轉 四大煤礦實現補貼後盈利1690萬元
2003-04-27 13:40: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27日電一度令人懮心的煤炭業如今現出一道曙光:黑龍江省煤炭工業局快報數據顯示,一季度,黑龍江省國有重點煤礦實現工業總產值17億元,同比增加2.6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7.5億元,同比增加1.1億元。四大國有煤礦實現補貼後盈利1690萬元。煤炭銷量增加的同時,售價有所提高,商品煤噸煤售價150.78元,同比提高5.6元。

    據了解,目前礦區職工年人均工資7107元,比1998年提高了26.6%%。從2002年開始,全省礦工工資就沒有發生過新的拖欠。

    煤炭行業取得這樣的成績並非一日之功。1998年,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大國有重點煤礦下放地方管理時,累計虧損總額達14.84億元。2000年以來,我省制定了《全省國有重點煤炭企業改革脫困實施方案》及其配套辦法。四大國有煤礦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全面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強化安全管理,最終慢慢走出谷底。

    專家分析原因認為,首先,實施總量控制,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的產業政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2000年以來,全省累計關閉各類小煤礦3526處,煤炭行業壓產2700萬噸,使煤炭市場無序競爭的狀態發生根本轉變,煤炭行業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其次,現代企業制度為四大國有煤礦注入生機。四個礦務局分別進行了公司制改造,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了公司議事規則和管理制度。穩步實施關閉破產,使企業消滅了大的虧損源,有效減輕了債務和冗員負擔。此外,近3年累計3.2億元的安全投入,改善了企業的安全設施狀況,而強化經營管理、大力開拓國際國內市場等政策更是促進四礦闖過重重難關的『助推器』。

    專家同時也認為,雖然一季度國有重點煤礦成績喜人,但這只是階段性的好轉。受資金緊張、債務負擔沈重、企業辦社會包袱重等因素制約,全省的煤炭行業還有一段艱辛的旅程需要跋涉。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