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5月13日電隨著家用電器需求量不斷增大,需要維修的家電也越來越多。然而,眼下眾多家電維修中心良莠不齊、魚龍混雜,老百姓不知道應當去哪裡修,需要花多少錢。那麼,究竟應當由誰來進行維修資質評定?誰來管理維修中心?
『病家電』二上『手術臺』
黑河市的趙先生拿著一個塑料兜來到省家用電子產品維修中心,裡面裝著他的攝像機零件。原來他價值8000多元的攝像機在當地維修時被拆成了一堆零件,修理工說修不上了,讓他自己想辦法,趙先生只好到哈市求援。經過精心修理,攝像機修好了,花了800多元。據省家用電子產品維修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如果趙先生第一次就到這裡維修,估計用不了400元。
來自省家用電子產品維修中心的信息表明:有20%左右的『病家電』第一次在小店沒修好,只好再上『手術臺』,而維修費用比原來增加了50%。
省萬達家電維修有限公司經理張松介紹說,通過專業系統培訓、考試,維修人員纔能取得初級維修工、中級維修工、高級維修工、技師、高級技師的等級證書。維修人員所承接修復家用電器的技術含量應與其獲得的等級證書相對應,維修專業人員應接受定期的新技術培訓。正規的維修中心有專業的設備,像一臺背投顯像管修復儀價值1000美元,哈市目前只有一臺;價值3000多元的顯像管再生儀,哈市也只有兩三臺。
『開機費』該收嗎?
哈市王先生家的電視機壞了,請來一位維修工,該維修工說先要交50元『開機費』,是打開機蓋的費用。真有所謂的『開機費』嗎?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家用電器維修協會副會長、省家用電子產品維修中心主任王秀瑛。據王秀瑛介紹,在中國電子商會去年出臺的《維修服務管理規范》中沒有規定『開機費』,只規定了檢查費、修理費。在《維修服務管理規范》的維修服務收費參考價目表中詳細規定了電視機、收音機、音響、影碟機、攝像機、家用電冰箱、商用冰櫃、洗衣機、小家電、空調器的上門服務費、檢查費、修理費的標准。
新規矩有望出臺
那麼由誰來進行維修資質評定?誰來管理維修中心?據了解,根據《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及相關商品『三包』責任規定制定的《電子信息產品維修資質管理辦法》,即將於今年上半年由信息產業部和國家質檢總局以部長令的形式聯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