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5月30日電5月1日,全國正式實施《集貿市場食品衛生管理規范》,但是記者深入我市市場了解到,集貿市場仍『按兵不動』,新規定成了一紙空文。
25日,記者走訪安和、透籠等農貿市場,發現市場內一切依舊:絕大部分散裝的直接入口食品還是沒有『清潔外罩或覆蓋物』,也沒有『使用專用工具取貨』;而鮮活畜禽、水產的區域與其他食品生產、加工或經營區域沒有『相隔5米』。記者在安和市場內看到,有些攤位一邊擺著熟食品一邊放著活魚,市場裡也出現『死的貝殼類水產品』;至於『進出貨臺賬制度』、『進場經營者的衛生管理檔案』、『每天對進場經營者的食品衛生情況進行檢查,並將檢查情況進行記錄』等要求就更不用說了。
記者采訪了一些市場、攤區的管理部門了解到,現在他們手中只有《集貿市場規范化管理與食品衛生管理規范實用手冊》,還沒有新的法規。連法規都沒有看到,自然不能按照新法規執行了。
作為傳統的經營模式,集貿市場在百姓生活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制定一部《集貿市場食品衛生管理規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當前人們對食品的衛生、安全,更加關注。但記者的采訪發現,制定規范容易,實施規范卻難,這些具體工作究竟誰來做,何時做,消費者在期待著。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