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7日電氣溫不斷昇高,冰淇淋市場又熱鬧了起來,但今年的市場發生了悄然的變化,冰淇淋市場在不斷壯大,而本埠產品的份額卻為何不斷萎縮?黑龍江省企業是否有能力做大做好冰淇淋這塊蛋糕?
『本地貨』不好賣了
在記者走訪的一些冰淇淋批發點,業主紛紛表示,地產冰淇淋不如以前好賣了。在香坊木材街一冰淇淋批發點記者看到,各式各樣的冰淇淋擺了10多個冰櫃。仔細查看廠址發現,幾乎被外省品牌壟斷。經營者韓先生說,他家有近200個冰淇淋牌子,其中只有30多個是本地品牌。在銷量上,地產冰淇淋較幾年前已經明顯下降。以清涼茶為例,在四五年前,清涼茶佔據了同類產品7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這兩年外省品牌進來之後,市場佔有率大幅下跌。
三大因素制約本地品牌
曾經風靡一時的哈爾濱市老品牌冰淇淋,為何在市場競爭中處在了下風?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銷售方式、產品種類以及產品質量的三方面問題。在銷售方式上,伊利、蒙牛的產品廣告在中央電視臺天天露面,本地企業根本無法與之相比。除了資金實力上的懸殊對比外,在銷售成本上,本地企業也沒有實力與之抗衡。目前,雀巢、伊利、蒙牛等廠家均對經銷商采取了賣產品送冰櫃的策略,在銷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冰櫃贈送而且另有獎勵。第二,在產品種類上,本地企業缺少變化。如今冰淇淋已經從以前單純的消暑食品轉化為休閑類食品,要求產品種類多樣、口感多樣、檔次多樣。而如今本地企業幾乎還維持在一個品牌打天下,走低端產品的套路。第三也就是最致命的問題是產品本身質量有問題。如今名牌產品的原料多采取低膨化的實體原料制作,口感好,這樣的冰淇淋化掉後呈粘稠狀。本地企業受自身實力限制,為節約成本,多采取高膨化,膨化率甚至達到80%。這樣的冰淇淋化掉之後呈棉絮狀,口感差。
業界:黑龍江省冷飲業有潛力
冷飲業如今越來越多地被乳業巨頭們所把持。業界人士分析說,黑龍江省乳業基礎良好,加之一些國內知名的老品牌,這兩個因素將是黑龍江省發展冷飲產業的巨大優勢。綜觀國內冷飲企業,背後都有超級乳業集團支持。如國產冷飲的頭號企業伊利,是國內乳品行業的老大。另一個異軍突起的品牌蒙牛,同樣也名列國內乳業的前茅。業界人士認為,冷飲行業與乳業有著天然的聯系,冷飲業的崛起需有強大的乳業集團做後盾。而我省的完達山、龍丹等乳業集團,具備涉足冷飲市場的實力。
面對外省品牌咄咄逼人的攻勢,哈爾濱市企業也各出招法應對。馬迭爾冷飲制品公司尹經理說,『五一』期間,公司從國外引進了先進的設備和加工工藝,提高與外省品牌競爭的實力。多朋乳業發展有限公司銷售部呂經理說,雖然實力不如伊利那些大企業,但公司不會滿足於省內市場,還要拓展全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