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12日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特別是在一些外地人的印象裡,東北菜仿佛就是『豬肉燉粉條』。專家斷定:這無疑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和感覺,龍江菜亮點多多。
黑龍江省飲食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范旭認為,龍江菜以本土原料和黑龍江傳統廚藝為基礎,廣泛吸收俄羅斯大菜、日本料理、韓國風味的長處,結合中西餐飲烹調方法,逐漸形成自己的中西合璧的特色和風格,在中華菜餚中獨具特色。
范旭光認為,龍江菜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非常注意整合本省各個民族飲食文化、風俗習慣,強化自己濃郁的地域特點。且菜點豐滿實惠,風味菜、民俗菜、山珍菜、宮廷菜,注重天然、綠色、營養和健康。
范旭光舉例說,烹飪大師趙廣成以雞脆骨、雞茸和北?汁為主料烹制的名菜北?鳳骨,以其獨到的風味和解毒生肌的特點深受美食家贊賞。同樣,烹飪大師蘇寶林的棒打猴頭 (蘑)、烹飪大師韓玉林的黃燜鰉魚等龍江名菜,都是地方原料烹制出的名品。
隨著時代進步,龍江菜今天已經是形神粗具、廣受歡迎的地方菜系。龍江廚師的創新菜、風味食品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哈爾濱餐館』遍布各地就是最好的證明。
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有烹任大師近200名,龍江廚師創新能力已經得到了全國同仁的刮目相看。目前風靡全國的『農家菜』,就是幾年以前從黑龍江傳向全國的。
范旭光說,『豬肉燉粉條』肯定是包括龍江菜在內的東北菜的重要的招牌之一,但是如果說『龍江菜』只有『豬肉燉粉條』就屬於偏見了。
黑龍江省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的客觀原因,加上主動宣傳的力度不夠,使龍江菜在一定程度上還處於養在深閨的狀況。專家認為,通過旅游等渠道,加大力度弘揚龍江菜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傳播地方廚藝和龍江菜名品,一定會使龍江菜系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