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人禍重於天災——232起森林火災引發的反思
2003-07-29 08:45:4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9日電據統計,今春黑龍江省林區共發生大小火災232起,其中損失較大的5起火災,為何會在今春頻繁光顧我省林區?有人說,是異常的氣候導致火災頻繁。也有人說,林區著把火很正常,更何況我省森林面積這樣廣闊。可是,在我們剖析火災發生的根源時,一個驚人的現象不容忽視,那就是今春已經查明原因的森林火災全都是人為引發的。由此,我們不難發現火災頻發的最直接原因其實是人。面對吞噬樹木、村莊的火魔,如何建立森林防火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遏制人為活動給森林造成的損害,已經迫在眉睫。

    防火 亟待治本措施

    今春在防火期尚未到來時,森防部門就曾預測,今年全省春防形勢異常嚴峻。尤其是大興安嶺林區的氣候、物候條件比發生1987年『5·6』大火的前期條件更為不利。但是,預警並沒有激活麻痺的思想。由此造成的火源管理不力,更成為森林防火的『軟肋』。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每到防火期,各林區都要進行森林防火的宣傳教育,但是一些偏遠林區和深山腹地仍會成為宣傳教育的死角,而我省特有的行政區劃和森工施業區交叉造成的責權不一致,也間接助長了地方農民破壞森林資源、違規用火,管理部門無法有效執法的被動局面。

    省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趙生告訴記者,在我省有很多小村屯和零散住戶分布在深山區,這使得管理部門在防火期不能對一些重點火險區實施封山戒嚴,這些生活在深山區的農民因為管理松散,防火意識極為淡薄,他們就像一個個隱藏的火種,隨時會引發火災。像今年大部分森林火災,就是由於野外吸煙、燒荒、做飯引起的。

    如何纔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火源管理諸多不力問題?有人提出,治本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譬如適當調整區劃,突破行政管理區劃的限制,理順森工施業區和地方行政交叉區域的森林防火管理體制;對深山區實施生態移民,建立無人區,並加大違規用火的查處力度,對火災肇事者重判、重罰,真正起到震懾作用。

    防火 期盼法律後盾

    隨著對火災原因調查的逐漸明晰,近日,像吳慶友這樣一批失火犯走上了司法部門審判臺,而那些在火災事故中負有行政責任的地方領導、林場場長也得到了應有的懲處。遜克縣農民吳慶友,因為隨手扔了一個煙頭而引發一場特大森林火災。6月15日,他以失火罪被伊春市烏伊嶺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年。同時,烏伊嶺林業局黨委書記被黨內警告、局長被撤銷職務。在今春連續發生60多起火情火災的黑河市,目前已經有10人被批捕。面對這一現象,業內人士紛紛認為,這是我省森林防火依法治火、依責治火的開端。

    趙生告訴記者,以往,由於有關法律法規對違規用火和火案的處罰力度不夠,形不成足夠的震懾作用,而對森林火災責任事故有關行政領導的責任追究和處罰標准也不十分明晰,因此,造成地方領導對森林火災疏於防范,群眾上行下效的被動局面。為了扭轉不利局面,我省有關部門正抓緊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今後,各級森防指揮部的消防監督職責將得到進一步明確,同時那些對森林火災事故的發生負有領導責任的乾部,也要出臺明確的懲罰辦法和標准,通過簽訂責任狀的形式,將責任從省長、市長一直落實到鄉鎮長、村長、林場場長。

    趙生認為,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步健全,將對我省森林防火工作發揮長期的監督、保障作用。同時依法治火、依責治火的體制也將成為保障森林安全的堅實後盾。

    防火 渴盼現代化

    在大興安嶺地區森林防火指揮部,記者曾經親身體驗了那裡設備先進、反映快速的撲火指揮系統。當林區發生火情後,指揮中心可以通過衛星遙感技術,了解到火場的具體位置和范圍等情況。但是采訪中記者也發現,像大興安嶺地區那樣先進的撲火指揮系統在全省仍不多見。在一些重點林區仍舊是老設備、舊手段在唱主角。而專業撲火人員和重點火險區沒有相應的地面保障措施,也是森林火災發生後不能及時做出快速反應的主要原因。目前我省在編森警僅有不足5000名,他們承擔著1900萬公頃森林的防火滅火任務。人均防護面積達3800公頃。像今春發生在我省林區的幾起損失慘重的火災,就是因為發現火情後,附近沒有專業的撲火人員,從其它地區調集兵力最快也要十幾個小時;當專業隊伍到達火場後,又因為火場交通不便,不能以最快速度投入到中心火場的撲救戰斗,從而延誤了撲火時機。

    『水火不留情,一場森林火災發生後,直接的撲火費用就已經數額巨大,而由於森林火災造成的間接損失又有誰能算得清呢!所以,與其等待火災發生後被動撲救,不如做好准備工作,在火災發生後爭取最大的主動權。』采訪中,很多森防戰線的工作人員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大對森林防火的資金、技術投入,改變目前森林消防工作中設備陳舊、手段落後的不利現狀。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