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老齡化社會不期而至 『空巢』家庭現象令人懮
2003-07-29 13:44:2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9日電老齡化社會以超乎人們意料的速度不期而至,於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擺在大家面前:在人的一生中,最漫長的生命時段將是老年,長命百歲固然可喜,然而,環顧現實,以往常見的四世同堂、子孫繞膝的安樂場面已被越來越普遍的『空巢家庭』取代。獨居家庭結構的日漸增多,讓人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並不輕松的話題:老年人,幸福晚年怎樣度過?

    空巢家庭,老年人的新困惑

    在南崗區公司街,居住的姜先生一家頗為典型:目前,年近70的姜先生幸福地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90多歲的老母親身子骨硬朗,不管姜先生如何懇求,不愁吃穿的老人家至今自己一個人住著一屋一廚,自己買菜做飯,老人家一生要強獨立,不肯成為別人的拖累;而姜先生也不和三個已結婚生子的孩子共住。他說:『我們和年輕人的作息時間正好顛倒,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上,我們受的教育也跟不上潮流,影響小孩子智力發育,還是分開住好。』

    但姜先生也有他的困惑:整天閑得慌,挺大的房子就兩口人,每天看看書報電視,好東西吃不了幾口,樓下溜達溜達,總感覺有一層透明的玻璃把他和近在咫尺的喧囂人群隔離。他們也想跟鄰居聊聊,但經歷興趣不同,話不投機,日子過得缺少點味道,有一種遠離社會、人群的孤獨感。姜先生想到了去老年公寓。

    姜先生兒女孝順,就是不去老年公寓也可以生活。而那些退休後疾病纏身的人,尤其是子女不在身邊或老伴兒故去的老人,上老年公寓幾乎成為他們惟一的選擇。於是,老年公寓成為老年人關注的熱點。

    懸殊反差,106萬:3550

    市民政局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市各類養老服務機構63個,共有床位3550張。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截止去年底,哈市戶籍人口為948萬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106萬,佔全市總人口的11%,其中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佔絕大多數,正是養老服務機構的龐大需求群體。盡管不可能讓所有的老年人都選擇進老年公寓,但如此懸殊的比例還是無法滿足現有需求。

    在供求如此失衡的情況下,記者卻發現一個市場反常現象:現有3550張床位並沒出現『爆滿』態勢,共收養各類老人2130人。而且,還有一些養老機構已經縮小經營規模或停業、廢業。

    記者了解到,入住率是養老機構能正常運營的生命線。現有63家養老服務機構中,國辦的3個,有床位1410張,入住率82%;社會辦的60個,有床位2140張,入住率45%。

    什麼樣的老年人選擇進養老院?市老齡委助老辦主任胡義傑分析,現在住進養老服務機構的,多為需要有人照顧,但子女不在身邊的;或身邊有子女,但工作繁忙或家庭不睦的;還有的是幾個相熟老伙伴裡,有人在老年公寓體驗一番後,一游說其餘幾個,就都進去作伴兒了。

    制約老年人邁進養老機構門檻的因素是:入住費用。據統計,哈市市區離退休職工每月離退休金平均570元,而目前養老機構按老年人的自理程度,在收費上分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三檔。收費最低的自理檔,每月費用要在400—600元,不能自理的,每月費用從600至上千元不等。就是有經濟承受力,也會因子女怕背不孝之名反對而作罷。但服務質量與周邊環境是否適合老年人需求,是最重要的一環。

    在某老年公寓,不同個性的老人同住一屋,喜靜的老人要睡覺,喜動的老人高興了要唱歌、看電視,結果鬧得兩人都不高興;過了飯口餓了,不會隨吃隨熱,老人們要適應規定的生活,而不是像在家一樣,讓環境適應自己。因此,現在多數老人只要在自己家裡還能維持,就不願意去住養老機構。

    養老事業方興未艾

    盡管現有老年服務機構尚屬起步階段,但人口老齡化的大趨勢,加快養老事業發展成為必然。記者在有關部門專項調查中發現,在經營獲利盈虧上,國辦的均虧損,社會組織辦的近半虧損,個人辦的經營狀況好於前兩者———從未來發展看,社會力量必然成為社會養老事業的骨乾。

    步入老年,該如何選擇相應的養老服務體系安度晚年?記者了解到,既有居家養老的溫馨,又可便捷接觸社會的老年公寓,是健康自理老人的首選。公寓內應有公共食堂、洗衣房、文化娛樂中心、醫療設施及專門服務人員;當老年人步入高齡,公寓內的服務難於滿足需要時,要選擇到養老院去過集體生活。當進一步出現生活自理困難或完全喪失自理能力時,再到護老院和護養院居住,最後到臨終關懷醫院。

    值得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養老事業,目前幾十個養老服務機構正在諮詢、論證、辦理中。養老機構該辦成什麼樣?老年問題研究專家說,吃好、住好只是初級水平,還需要精神愉快,有家庭感,有日常生活的新鮮感,與社會保持聯系和接觸,養老機構要逐步由供養照料型向精神服務型發展,使老年人的活動由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過渡。

    退休者幸福的晚年在哪裡?需要社會各界都來關注,因為,關注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注明天的你自己。

    有這樣一個形象比喻:兩個鳥兒喂大一窩小鳥,小鳥翅膀硬了,慢慢地都飛了,但窩和老鳥還在。『空巢』家庭是對只剩老人的家庭的形象比喻。最新的統計數字表明,目前我國約有三分之一的老年家庭出現『空巢』現象,據專家預測,50年後,我國老人家庭的『空巢』率將達到90%。因『空巢』而引發的老年人身心健康問題也將更為突出。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