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0日電記者在大興安嶺林區采訪時了解到,由於過去幾十年間不停地毀林開墾,導致大興安嶺南麓森林邊緣退縮了200公裡。
大興安嶺是我國的森林寶庫,大興安嶺腳下的?江曾是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線,但解放後的過度開荒種地,使林緣由嫩江邊不斷向北退縮。大興安嶺集團公司環保局副局長周魁偉說,50年前嫩江邊都是森林,現在林緣退縮到了加格達奇以北的阿裡河、松嶺一帶,大興安嶺南部林緣後退200公裡是保守的估計。
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所轄的大紫陽山一帶,記者看到這裡坡耕地已遠遠多於森林,大大小小的個體和國營農場壟畝相接。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境內毀林開荒耕種的情形更讓人觸目驚心。大楊樹森林公安局的同志說,大楊樹林業局1964年建局時境內全是森林,可現在境內卻有近500萬畝耕地。國家林業局駐內蒙古自治區森林資源監督辦事處專員金永洪說,大興安嶺南麓現在已是只見耕地不見森林了。
大興安嶺森林的萎縮,已使其生態功能嚴重下降,林區出現了水土流失、河流乾涸等現象。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