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施工單位強行施工 依蘭橋南文化遺址遭破壞
2003-07-31 18:44:54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廣網哈爾濱7月31日電 位於黑龍江省依蘭縣的橋南文化遺址近日因施工單位強行施工遭到嚴重破壞。遭到破壞的遺址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其中1000多平方米已被徹底破壞。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二十年來黑龍江省發生的最嚴重的破壞文物事件。

被破壞的橋南遺址

  依蘭縣是著名的古城,宋代徽、欽二帝被俘後『坐井觀天』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依蘭縣橋南遺址涵蓋了從春秋晚期到晚清的各種文化類型,1999年被黑龍江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文物部門曾對其中的500平方米區域進行過挖掘,出土各類珍貴文物標本五百餘件,還在公元前的房址內發現了黑龍江省最早的農業加工糧食作坊和最早利用火灶保存火種技術的考古實證。更為重要的是,橋南遺址出土的古代文物與俄羅斯濱海地區出土的文物有著文化上的共同性,對於研究我國古代疆域范圍十分重要。

被破壞的橋南遺址

  7月15日,承擔同三公路依蘭縣牡丹江大橋建設的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一處施工人員不顧文物管理部門多次告誡,動用大型掘土機,在重點保護區內挖掘了一個大型橋基坑。在翻開的土層中,殘破的陶片和瓷片隨處可見。據考古專家認定,這些陶瓷片有距今2500年的先秦時期的,也有遼金時期和清代的,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由於這個橋基坑深7米多,面積1000餘平方米,而遺址文化層最深只有兩米多,所以這一區域內的遺址已全部被破壞。

被破壞的橋南遺址

  事件發生後,黑龍江省各有關方面高度重視。交通部門已責令施工現場全部停工,相關人員聽候調查處理。同時,與文物部門配合,積極著手落實文物保護所需經費。文物部門也表示,經費到位後,立即組織考古人員進入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將損失減少到最低,使公路建設盡快復工。

遺址上隨處可見的古陶片

古瓷片上的精美圖案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