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2日電施工下線檢修管道,施工單位就地『挖坑』。可是,施工完了,卻不能實實在在地把坑回填好,不是『長』出一溜土包,就是『沈』出一條溝。
鏡頭一 安康街51號 檢修留『尾巴』 院內坑連片
近日,哈市道裡區安康街51號居民反映,煤氣公司更換居民樓的入戶管線後,由於回填不實,如今院內大坑小坑連成一片。
7月22日,記者在該居民大院見到,院內路面鋪了白綠相間的步道板,而在安康街43號1—4單元門前和安康街51號1—5單元門前,一條半米寬、數十米長的深淺不一的坑,在整潔的環境下極其『顯眼』。地面上的步道板隨著塌陷地面歪歪扭扭,部分路段步道板下的沙子露在外面。
據居民介紹,2002年,街道辦事處出資在院內鋪裝了步道板、建了花壇。不久,煤氣公司來更換管線,將新鋪好的步道板掀起挖了一道道深溝。施工結束後,施工人員將溝回填完就不管了。過了一個多月纔來了幾名工人將步道板簡單地鋪回原位。幾場大雨過後,地面相繼下沈,被挖過的地面全都變成深淺不一的坑。
鏡頭二 星華街1號 安裝煤氣管道『回填』出土包
『原本為讓居民生活方便安裝煤氣是件好事,可是煤氣安裝後管道回填,路面卻出了土包,居民出入時一不小心就要被絆上一下。』近日,哈市動力區星華街1號居民向本報反映。
記者在星華街1號居民樓院看到,在該居民樓一側的牆壁上安裝著煤氣總接管,順著接管到居民樓前是一條煤氣管道的線路,線路上鋪設著泥土,其中摻雜著紅色的碎磚頭,在管道上是高出地面幾公分的土包,走在土包上泥土雖松軟,但容易『滑坡』。
據居民介紹,不久前,有關單位在此施工安裝煤氣管道,煤氣管道安裝後回填時就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從單元門口出來,直接通向樓的那一側是必須要踩到這個土包的,雨天裡土包特別滑,不小心就會摔倒。晴天裡,灰塵就隨意亂刮,一樓的居民每天都要擦窗臺。
鏡頭三 新江橋街17號 三年施工留下大坑
『院子裡的大坑小坑一個接一個,每逢下雨天就積滿泥水,每年都有施工單位在院子裡挖坑下管線,可從來沒有回填平整。』哈市太平區新江橋街17號居民遇到了這樣一件鬧心事。
7月28日,記者在新江橋街17號看到,該居民院內泥水滿地,大小坑窪隨處即是。靠近門口處的一個大坑約半米深,積水很深,四處鋪墊著磚塊,泥水已經將磚塊淹沒了。在居民院中間,一個高高的土堆超出平地幾公分高,高坡下便是一個泥坑。在靠近牆角處的一個泥坑旁,紅色的碎磚頭隱約露在地面上,裡面摻雜著水泥等雜物。
據該居民樓的居民介紹,連續三年來,一到夏天就有單位在該院內施工,不是安裝煤氣管道就是安裝供暖管道,可施工後回填路面就沒壓實,院內就留下了這七八個大坑。
鏡頭四 安豐街52-68號 修了煤氣毀了新路
『盼了十多年,終於拆棚還了綠,可是沒高興上兩個月,就被施工單位把新鋪的步道板給毀壞了。』近日,哈市道裡區安豐街52號的居民向本報反映。
記者在安豐街52號居民樓旁一側的人行道上看到,兩個一米多寬、五六米長的大坑十分有礙觀瞻。由於連日來的幾場大雨,坑內積了一些污水。
居民李大爺說,過去單元門前修的是水泥路,可去年煤氣公司來更換煤氣管線,將水泥路面刨開。施工後,溝回填了,路就沒人修了。每到雨天,溝裡積水很深,年輕人好說,一步就邁了過去,可對於老年人來說,本來腿腳就不靈便,出院門成了難事。
『記者同志,你到我們樓前看看,門前也有好幾個大坑。』李大爺的話音未落,幾位居民拉著記者就走。記者隨居民們分別在安豐街29號和68號居民樓前,看到了同樣的情景,大家們指著長長的大坑說:『這也是當年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