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3日電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養老觀發生了改變,許多老人跳出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走進敬老院和托老所,社會養老已成為一種趨勢。然而,我省目前養老機構卻遠遠滿足不了『銀發浪潮』的需求。
床位太少
據了解,哈市市區共有養老服務機構63個,七區十二縣農村有敬老院195家,大部分敬老院分布在阿城、呼蘭、雙城、五常等市縣,個別縣只有五六家敬老院。哈市的敬老院(托老所)中共住著6289位老人,床位數為9105張,而哈市現有戶籍人口948.3萬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106.5萬,佔戶籍人口的11.23%,其中65至70歲的老年人就有73萬。敬老院不足萬張的床位難以滿足百萬老年人口的需求,許多老人被擋在門外,入住者中單身老人佔90%。
入住率不均
記者在哈爾濱采訪時發現,哈市養老服務機構質量差別不小,有的爆滿,有的門庭冷落。哈市老年公寓是哈市最大的養老機構,有床位500張,現已全部住滿,還有幾十位老人排隊等候入住明年春天建成的新寓所。據有關人士分析,哈市63家養老服務機構中入住率達到百分之百的不足30%,50%的院所入住率達到80%左右,其餘院所入住率不足50%。造成入住不均的原因是:老年人對養老機構『硬軟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入住前要『貨』比三家;個別養老機構條件差、服務人員素質低,與老人溝通難或有代溝。動力區黎明鄉敬老院是該區民政局開辦的福利機構,該敬老院的服務人員大都未經過上崗培訓。王崗鎮敬老院的綜合環境更是不利於老人生活,室內環境差,室外有工廠的噪音,一個房間居住多位老人;而且收費過高,服務質量差。
市場前景廣闊
有資料顯示,哈市106.5萬老年人中,要求入住敬老院(托老所)的老年人佔有很大比例,普遍要求社會養老機構要提檔昇級。記者在采訪中隨機對50位老人做的調查顯示,25%的老人願意走出家庭參與社會養老(8%的老人想夫妻同進敬老院)。許多老人呼吁政府重視老年養老機構設施建設,應發動社會力量辦院所,不斷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養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