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搞好動物防疫增強畜產品競爭力 龍江畜牧亟需安全網
2003-08-05 16:04:3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8月5日電『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這是農村的一句俗語。為什麼『帶毛的』不算呢?在鄉下采訪時,記者曾就此問過一位農戶。他說:不論你養了多少牛、羊,還是鵝、鴨、雞,攤上一場病,可能就一下子全糟蹋沒了,一年的血汗就白費了!

    一句話,道出了在養殖業發展中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畜牧專家指出,近年來,雖然我省動物防疫及畜產品安全工作已具備了一定基礎,防疫網絡基本成形,但仍存在著很多缺陷與不足之處,要建設畜牧業大省,我們在防疫方面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一)

    鄉村機構改革後,許多獸醫下崗乾起了個體,有的甚至以劁豬為生。防疫隊伍老化、手段落後、獸藥市場的混亂無序,嚴重阻礙了畜牧業的發展。

    楊文國,望奎縣燈塔鄉信二村獸醫。幾年前,在鄉鎮機構改革中楊文國與其他幾名獸醫提前『退休』,由過去『領工資』的,變成了地道的農民,雖然他仍是村裡的防疫員,收入卻沒有了任何保障。

    每年防疫季節,楊文國從鎮裡領了疫苗,走家串戶賺取每支一元錢的手工費,『但這點收入也越來越難保了!』老楊說,『有些農戶就是不肯打疫苗,咋勸沒用,能完成一半防疫就不錯了。以前村裡還每年能給我們拿個五百八百的,現在沒了,雖然上邊有要求,但稅費改革後,村裡沒錢啊,根本就落實不了。』

    楊文國說,這兩年,他的主要收入是賣獸藥,再就是劁豬,劁一只賺一塊錢。『大家都這樣,勉強維持唄!』

    一方面鄉村衛生防疫人員短缺,另一方面,混亂的獸藥市場也給防疫工作帶來不便。記者在一些鄉村采訪時就發現,獸藥店、獸醫門診隨處可見,藥品的進貨渠道復雜,真偽難辨,一些小賣店就有疫苗出售。

    省畜牧局獸醫處高慶武處長介紹,近年來,獸醫人纔的流失使防疫體系殘缺不全,許多人開始把心思放在了創收上,對例行的防疫工作敷衍了事,致使疫苗注射密度不夠,疫情時常發生。同時,由於青黃不接,防疫人員老化現象也很嚴重,工作方法陳舊落後,基本上還是憑經驗,按慣例,用土辦法,這都嚴重地危害鄉村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二)

    殖戶越來越養多,存欄量的激增、新畜種不斷引入、落後的飼養手段,都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難度。畜牧業要大飛躍,必須樹立『防疫第一』觀念。

    今年春季,在我省西部部分地區一度出現了禽流感,造成雞大量死亡,養雞戶們損失慘重。而在一些奶源基地,五號病和奶頭炎也時常困擾著眾多奶牛戶。

    望奎縣畜牧水產局曹勇說,當前一些地區頻發疫情,與某些鄉村領導、養殖戶的防疫意識淡薄有很大關系。個別農戶重治輕防,不能主動配合防疫員注射疫苗;一些引入的禽畜隔離檢疫不夠嚴,導致一些『進口病』的發生;有些鄉村的牲畜交易市場承包給了個人,檢疫管理不到位,交叉感染嚴重;還有一些農戶對病死的禽畜處理不當,隨意亂拋,造成病源擴散。

    專家指出,在未來幾年內,伴隨著畜牧業快速發展,禽畜存欄的大量增加,我省動物衛生防疫形勢會更加嚴峻。

    首先,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投身到畜禽養殖業中來,但他們往往熱情有餘,經驗不足,技術匱乏,因此常常栽跟頭。寶清縣龍頭鎮龍頭村村民於洪儉,今年是頭一年養大鵝。他在村外邊圈了一塊地,春天購了1000只鵝雛,准備大乾一場,但由於缺少經驗,防疫不及時,鵝雛損失了近半。現在他終於意識到:『養鵝並不像說得那麼簡單!』開始向本村的畜醫請教,並注意欄捨衛生消毒。他說:『第一年掙到不賠就行,就算繳學費了!』

    在農村,像這樣由於養殖戶不懂技術,盲目地大量飼養,重生產輕防疫,造成禽畜死亡甚至全軍覆沒的現象時有發生。

    飼養方式落後,也是禽畜易得病的主要原因。有些養殖戶養豬仍采取房前屋後的散放喂養,接觸的外部環境復雜,圈捨不注意按時清理消毒,有的甚至專門養『垃圾豬』,大大增加了染病的機率。

    此外,大量外地禽畜的引入,也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難度。以奶牛為例,近年來,乳品行情看漲,農民紛紛外出采購奶牛。山西、內蒙古、遼寧甚至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奶牛匯聚到了黑龍江,這些來自天南地北的牲畜很容易帶來各種疫病,必須要按規定進行隔離防疫;而且由於它們品種多樣,習性也各異,飼養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病情。

    為購置一頭奶牛,農民往往要花費一兩萬元,一旦患病死亡,損失是災難性的,將嚴重挫傷其生產積極性。因此廣泛宣傳教育,加強對養殖戶的技術指導,增強他們的防病治病能力十分必要。

    (三)

    開拓國際市場,呼喚安全畜牧生產。一些地方成功的經驗表明,只有防疫工作抓上去了,牧業生產纔能穩步前進。一個覆蓋縣、鄉、村、屯四級的安全生產網絡建設呼之欲出。

    省畜牧局辦公室胥天君主任說,做好動物防疫工作,是增強我省畜產品市場競爭力、開拓更廣闊市場的必然要求。由於飼養成本低,與其他國家相比,我省動物產品在價格上具有一定的優勢,然而目前我省部分動物產品僅能出口到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還沒有打入歐美市場,主要就是因為歐盟對來自第三國的動物產品安全性要求非常高,除了嚴格考察產品質量、生產企業的管理外,還重點考察產品出產地動物防疫措施和疫病監控能力。因此,若想在競爭激烈的歐盟市場分一杯羹,我們必須要建立規范的疫病防控體系,按照進口國較苛刻的標准來組織生產。

    為實現建設畜牧業大省目標,近期我省對動物防疫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規劃。主要是堅持貫徹預防為主方針,進一步強化完善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和獸藥、畜產品藥殘監督檢驗體系,加強全省的獸醫隊伍建設,建立起一個高效、科學的動物疫情科研、預防、監測、診判和快速反應機制。

    而事實上,在我省的部分畜牧發展強縣(市)中,無不把防疫工作作為重中之重。

    雙城市每年財政額外撥十萬元專款給畜牧局用於全市十五萬頭奶牛的防疫工作,疫苗免費發放,免費注射,深受奶農的歡迎。

    同樣,在乳業大縣富裕,為解決基層防疫人員老化問題,不久前采取公開選拔辦法,從專業院校招錄了12名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經費全部納入鄉鎮財政預算。他們在縣、鄉設置的畜牧110服務臺靈活機動,反應迅速,為奶牛戶排懮解難。

    有中國『瘦肉型生豬之鄉』之稱的望奎縣,為確保防疫工作,年初成立了畜牧綜合執法大隊,對全縣的獸醫、獸藥市場進行規范。繼不久前召開了全縣畜牧工作推進會議、畜牧改良工作會議之後,就在8月1日,『動物防疫員培訓班』又開班了,140多名來自全縣各村屯的獸醫、防疫員將接受為期三天的技術培訓指導。

    省獸醫防疫總站李書華站長認為,加強防疫工作,除了在防治技術上進行指導外,還應該采取措施積極引導農民改變一家一戶傳統的飼養方式,走規模化、集約化飼養之路。

    然而,要作好這些工作,關鍵還在於一個『錢』字,哈爾濱市畜牧局的一位同志就抱怨,局裡經費一直緊張,僅能保證人頭開支,他們也想組織專家下鄉、下村培訓牧民,但連車的油錢都沒有,更不用說專家的講課費、印制材料的花銷了。他們希望在即將召開的全省畜牧工作會議上不光要在思想上發動,更應在加大畜牧業生產投入方面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激勵政策和優惠措施。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