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9日電8月2日,哈爾濱市道外區一浴池因刷油漆導致多人苯中毒,其中1人死亡,引起人們對裝修建材安全性的關注。記者於日前走訪了海城建材市場等哈市的各大建材市場,看到五花八門的建材和家裝產品大多自稱『綠色』,但據省技術監督局相關人員介紹,目前市場上所謂的『綠色建材』都是各種不同名目的協會頒發的,很難保證其檢驗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在海城街經營地板的市場,記者看到商家銷售的每種產品都有『綠色』稱號,如『綠色推廣產品』『綠色知名產品』等,授予『綠色』稱號的部門則是某某協會、某某企業管理協會等。所有『綠色』稱號沒有重復的。在雙龍裝飾材料市場,幾個銷售人員熱情地向記者推銷『綠色』牆面漆和『綠色』乳膠漆。當記者向銷售人員索要認證文件及檢測報告時,他們卻說分銷點不准備這些。
市場上,建材銷售人員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綠色環保』。一位商家在向記者推銷牆面漆時稱該產品通過了中國環保協會的『十環』認證,記者問她包裝上為什麼沒有該認證的標識,這位小姐卻指向旁邊的另一種名稱只有一字之差油漆。她說,這兩種漆是同一個廠家生產的,一種有認證標識,另一種也就通過了。
顯然,無論有沒有標識,無論有什麼樣的標識,綠色環保似乎成了建材產品的『共性』。
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標准處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到目前為止,國家尚無一個統一的『綠色』的標准,市場上所謂的綠色建材都是各種不同名目的協會頒發的,這樣的機構大多是商業性的,很難保證其檢驗的嚴肅性。首先,這些機構的資質可能存在問題,其檢驗結果並不一定被國家承認。其次,很多檢驗機構的檢驗項目與國家建材強制檢驗項目不同,也就是說它檢驗的項目中可能缺少對一些最基本的有毒成分的測試。另外,這些產品的檢驗時間不能確定,很可能已超過了有效期。
據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標准處的同志介紹,目前,我國建材行業的國家標准只有一個《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國家強制標准》,這個標准規定了人造板及其制品、內牆涂料、膠粘劑、地毯及地毯用膠粘劑、壁紙、木家具等10種建材的有毒物質最高含量,超標者將被禁止生產和銷售。但是這個標准只是一個市場准入的標准,並不代表這種產品就是『綠色環保』型產品。
這個標准自去年7月公布以來,由生產企業自願參加檢測。全國有十五六個省份推行此項標准,效果比較好。我省的技術監督部門雖然也曾反復對此進行宣傳並辦過培訓班,但我省的建材企業對此並不熱心,一年來全省只有3家建材生產企業主動申請進行檢測。因此,這一標准在我省遲遲未能得到推廣。
記者就《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國家強制標准》詢問一些出售『綠色』建材的商家時,許多銷售人員說根本沒有聽過這個標准,更談不上標准認證。還有許多銷售人員說這個標准還未推行。令人擔懮的是,許多外省建材產品由於未參加限量檢測,在當地沒有市場,但是卻利用我省推行此標准滯後的機會,流入我省。
省技術監督局標准處的負責同志表示,他們將在近期與省建設廳聯合發布文件,對我省所有建材經營者進行強制注冊登記,並強制使用『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國家強制標志』,以規范我省的建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