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28日電26日,哈爾濱市南崗區吉星小區居民陳祥芬向本報反映,她在給屋子做保暖層的時候,發現房子的構造柱內竟然沒有用水泥填充。她找到了開發商,想讓開發商就房子裝修的費用進行協商賠償,可開發商對此置之不理。
據陳祥芬女士介紹,她在1997年8月購買了南崗區吉星小區14號樓4單元601的商品房,並在當年進行了裝修。進入取暖期後,她感覺室內總是潮濕並有異味,過了一段時間後,又出現了牆面流水、長毛等現象,身體靠近牆角時感覺像有風吹一樣,房間內總有一股霉味。過了幾年,由於牆體流水,造成已裝修的牆裙、地板鼓起、地角線朽掉。陳祥芬家每年都要粉刷一次牆,以覆蓋長毛、發霉的黑牆。今年8月初,陳祥芬聽說一種新型保暖材料可以解決牆體長毛、流水等問題,於是開始重新裝修。當工人把長毛的牆皮刨掉後,發現牆角灰口不滿並有縫隙。敲掉松動的磚,發現裡面赫然裸露著鏽跡斑斑、濕漉漉的幾根鋼筋,根本沒有澆注混凝土,其他幾個牆角也是這樣,就連承重牆也存在這個問題。
記者隨後來到陳女士的家,看到的情形和陳女士反映的一樣,整個構造柱都是空的,陳女士竟然能把整個手臂都伸進去。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就這個問題已經去找了開發商——黑龍江信恆集團有限公司,但『信恆』用的是吉星房屋土地開發建設公司的售房合同,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她也不知道。陳女士向『信恆』反映這個問題後,『信恆』表示會給修理,但不會賠償損失。但陳女士認為,她裝修房子的時候花了4萬多元,因為房子的質量讓她蒙受了損失,開發商至少應當承擔一半責任。
就此問題,『吉星』的經理劉忠誠解釋說,當時由於我們資金少,所以我們出地,『信恆』出錢建起這幢樓,包括物業也由他們負責。因為他們剛剛起步,用的是我們的售房許可證。這棟樓是他們蓋的,他們確實不應該推脫責任,但我們有連帶責任。
『信恆』的負責人裴亞琴聽完情況後告訴記者,這個業主要這樣那樣的賠償,我們是不會管的。當問及這個工程是不是他們做的時,裴女士回答:『不是我們做的,沒我們的事兒。』
據哈爾濱開發區建設質量安全監督站工程科的叢科長介紹,構造柱是具有保暖、支橕、抗震等重要作用的,如果中間沒有填充物,就起不到這些作用,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住戶向他們反映完問題後,他們就到現場看了,確實有上述問題。叢科長表示會督促施工單位盡快把這個問題解決。
陳女士表示,因為房子有質量問題,給她和家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她一定要討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