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2日電8月19日,在哈爾濱市太平區東風鎮豐果村,記者面前攤開兩個戶口本,一個是龐增貴,現住址寫太平區七委一組東風鎮;另一個是景玉霞,現住址寫五常市五常鎮成功街環城路四委八組。二人於1977年結婚,婚後一直住在東風鎮。從1981年開始辦戶口,開始時辦景玉霞戶口遷移,後來加辦三個子女的戶口,近兩年外孫、外孫女也出生了,但戶口還沒辦下來。
龐增貴說,1981年給妻子景玉霞辦戶口遷移,因當時的兩地分居、農業縣轉工業縣辦戶口的限制而耽擱了好長時間。1982年,相繼於1977年、1981年出生的三個孩子(其中有對龍鳳胎)的出生證明也由龐增貴交給了派出所。1990年,龐增貴騎摩托車被一輛轎車撞成小腿粉碎性骨折,住院住了十來年。景玉霞照顧病人和孩子,基本無暇顧及戶口。只是1992年,村裡讓到派出所取戶口時,景玉霞去了一趟,被告知『缺身份證』。景玉霞馬上到五常前進派出所開了份『有關身份證沒辦』的證明材料,幾天後交到派出所。從此就讓『等著』,一等就等到2001年。這一年,該派出所突然說:『材料不全,出生證沒有了。』龐增貴看到丟的不僅是出生證,還有景玉霞的檔案等。2003年5月,龐增貴終於補回了出生證。此後,龐增貴、景玉霞跑派出所四五次,卻被告知出生證是鎮政府補的,不行;孩子歲數也大了,不行。還要景玉霞把自己戶口改為『無業』。景玉霞跑到五常市的派出所一問,人家說戶口由電腦管理,改不了。
據介紹,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政策,女方婚後遷移至男方戶口,須是結婚10年、35周歲以下,無業。景玉霞曾工作過的五常某工廠早在他們婚後不久就停辦了,那時她就『無業』了。兒女辦戶口按規定要隨母,須在18周歲以下,1995年以前可辦理,現在他們三個均已二十多歲,雖按現在政策隨父隨母均可,但超齡又帶來新的困難。
據了解,龐增貴辦戶口的是太平區東風鎮派出所。二十多年裡接待他的民警也換了三四個,所長也變動幾次。8月19日中午,記者來到該派出所,被告知所長在食堂吃飯,一會回來,但等了許久也沒等到。後來記者聯系到李艷海副所長,當初他確曾接手過龐增貴的事,但這麼多年了,細節記不太清,只回憶起當初他的手續不全,也曾通過村長找他但總也找不著。管片民警趙昕昇說,他從1999年接手龐增貴的事,他也不清楚為何拖了這麼久。他接手時就沒看過孩子們的出生證,現在孩子都超過18周歲了,不太好辦。
據了解,戶口多年辦不下來,對本來就很貧困的一家人的生活造成一定影響。景玉霞說,孩子們上學要多交一二倍的學費,上完小學,家裡再供不起了。孩子們找工作也難,人家都要身份證,戶口沒辦下哪有身份證呢?兩個已出嫁的女兒至今沒辦結婚證,如今她們的兩個孩子也沒辦下出生證。一家人仍急切等待著。